《极相思•赋得有约不来过夜半》

时间: 2025-01-04 06:41:15

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极相思•赋得有约不来过夜半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玉箫阁在花茵,留记月波痕。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作意销魂。
半晌月痕移旧处,风淅淅几度微闻。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丛中的玉箫阁,留有月光照耀下的波纹痕迹。
朱红的门半掩着,青色的灯光半熄着,故意让人神伤。
过了半晌,月影移到了旧日的地方,风轻轻吹过,隐约听到几声微响。
明知道不是她的脚步声,还是忍不住打开了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箫阁:指一种雅致的楼阁,通常与音乐、诗意相关。
  • 花茵:花草编织成的地面。
  • 朱扉:红色的门。
  • 青灯:青色的灯,通常在夜晚使用。
  • 销魂:形容人极度思念,神魂颠倒。
  • 屧响:指轻便的鞋子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都与古典文学中的相思主题密切相关,表现出对爱人未至的失落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涉及爱情、离别等主题,展现了女性在明清时期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深夜,作者期待与爱人相会,却因对方未能如约而至而感到失落。反映了那一时期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也可以视为对社会禁忌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极相思》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孤寂,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前两句以“玉箫阁”和“花茵”营造出一幅优雅的画面,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接下来的“朱扉半掩,青灯半灭”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半掩的门和微弱的灯光暗示着期待与失落的交织。诗中提到的“月痕”和“风淅淅”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细腻的感受。

最后两句“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明知那并不是心中所念之人,却仍抱有一丝期待,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了对爱与失落的双重感受,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箫阁在花茵:描绘出一个优雅的环境,象征着高雅的爱恋。
  • 留记月波痕:月光照射下的波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痕迹。
  • 朱扉半掩,青灯半灭:半掩的门和微弱的灯光,暗示着孤独与期待。
  • 半晌月痕移旧处:时间的推移,月影移动,反映出内心的焦虑与失落。
  • 风淅淅几度微闻:细微的风声,似乎在提醒着某种情感的存在。
  • 明知不是,伊家屧响,聊且开门:即使知道并非爱人归来,依然希望与期待,展现了深情的执着。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深刻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箫阁:象征着高雅与美好。
  • 花茵:象征着爱情的美丽与芬芳。
  • 月痕: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存在。
  • 朱扉:象征着期待与希望。
  • 青灯: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箫阁在花茵”中的“玉箫阁”代表什么?
    A. 音乐的象征
    B. 生活的安逸
    C. 爱情的美好

  2. 诗中提到的“青灯半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情
    B. 孤独
    C. 欢乐

  3. “聊且开门”中“聊且”表示什么?
    A. 随意
    B. 无奈
    C. 希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董以宁的《极相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深刻的相思主题,但董以宁的诗更侧重于孤独的情绪,而李清照则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女性诗人的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董以宁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