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相思》

时间: 2024-09-19 20:54:52

玉绳金镜揩磨。

灵鹊拂帘过。

琼楼西畔,垂虹倒影,画尽颓波。

深院乍惊罗袖薄。

倚残妆、愁晕修蛾。

玉人知否,西风渐起,总是秋多。

意思解释

极相思

作者: 袁荣法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玉绳金镜揩磨。
灵鹊拂帘过。
琼楼西畔,垂虹倒影,画尽颓波。
深院乍惊罗袖薄。
倚残妆愁晕修蛾。
玉人知否,西风渐起,总是秋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首先是用“玉绳金镜”形容美丽的饰品,表现了一种繁华和精致。紧接着灵鹊轻轻拂过帘子,增添了几分灵动。诗中提到的琼楼与倒影,象征着美好而又稍显凋零的景致。接下来,深院中的女子因突如其来的凉风而惊动,薄纱袖子在风中轻舞,显得既娇弱又感伤。最后,诗人用“玉人知否”来询问心上人是否感受到这渐渐袭来的秋意,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和对爱情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绳: 用玉制成的绳子,象征美丽与珍贵。
  • 金镜: 镜子,象征光辉与明亮。
  • 灵鹊: 指一种鸟,象征灵动与机灵。
  • 琼楼: 美丽的楼阁,多用来形容高贵的居所。
  • 罗袖: 轻薄的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修蛾: 指修长的眉毛,形容女子的妆容。
  • 西风: 秋季的风,暗示季节的变化。

典故解析:
“西风渐起”常用于描写秋天的到来,古人常把秋天与伤感、思念相联系,代表着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可能是作者在对某一段往事的回忆中,因季节的变换而引发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极相思》是一首极具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短短的几句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开头两句以“玉绳金镜”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往昔的繁华。接着,诗人通过灵鹊的轻盈和帘子的细腻,传达出一种轻柔而又含蓄的思念之情。琼楼与倒影的描写,让人联想到美好与脆弱的交错,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美丽不再。

深院中的女子因风而惊,展现出一种脆弱的美感。她的“罗袖薄”,似乎暗示着她的心情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作者用“玉人知否”来引入对心上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无奈的情感。最后一句“西风渐起,总是秋多”则以季节的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秋日的感伤与对爱情的无尽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秋天的凄美与思念的绵长,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绳金镜揩磨: 开篇以华丽的饰物引入,象征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 灵鹊拂帘过: 轻灵的鸟儿掠过帘子,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 琼楼西畔,垂虹倒影,画尽颓波: 描绘美丽的楼阁与倒影,展现出美好却又稍显凋零的意象。
  • 深院乍惊罗袖薄: 突然的凉风使女子惊动,表现出她的脆弱与娇美。
  • 倚残妆愁晕修蛾: 依靠在窗前,愁苦的神情使她的妆容显得更加恍惚。
  • 玉人知否,西风渐起,总是秋多: 最后以询问的口吻,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与秋天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绳金镜”比喻美好与珍贵,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拟人: 通过“灵鹊拂帘”,使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 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绳: 象征华丽与珍贵,代表美好的记忆。
  • 金镜: 表示光辉与美好,也暗示年轻与美貌。
  • 灵鹊: 代表灵动与自由,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琼楼: 高贵的居所,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西风: 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情感的流动。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画面,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绳金镜”象征着什么?
    A. 贫穷与无奈
    B. 美好与珍贵
    C. 凋零与失落

  2. “西风渐起,总是秋多”中的“秋”指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生命的结束
    C. 思念的加深

  3. 诗中提到的“灵鹊”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爱情的甜美
    B. 自由与灵动
    C. 凋零与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秋夕》: 李白
    这两首诗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袁荣法的《极相思》与李白的《秋夕》在主题上均涉及秋天与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后者则更具豪放的气概。两者在用词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近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