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题中仙词卷)》
时间: 2025-01-06 04:5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题中仙词卷)》
周密 〔宋代〕
结客千金,醉春双玉。旧游宫柳藏仙屋。白头吟老茂陵西,清平梦远沈香北。玉笛天津,锦囊昌谷。春红转眼成秋绿。重翻花外侍儿歌,休听酒边供奉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结交的客人价值千金,春天的酒宴上我与双玉共醉。昔日游玩的宫殿,柳树下藏着那仙人的屋子。白头吟唱的诗人在茂陵的西边,清平的梦早已飘远在沈香的北方。玉笛声传到天津,华丽的锦囊寓意着昌谷的繁荣。春天的红色转眼间已经变成了秋天的绿色。重翻花外的侍儿歌,别再听酒边的供奉曲。
注释
- 结客千金:结交的朋友如同千金般珍贵。
- 醉春双玉:春天的酒宴上与双玉共醉。
- 旧游宫柳:曾经游玩的地方,宫殿边的柳树。
- 白头吟:白头吟是对人生长久的感慨。
- 茂陵西:指的是汉代的茂陵,白头吟者的归宿。
- 清平梦远:平静的梦想已经远去。
- 玉笛天津:玉笛的乐声传遍天津。
- 锦囊昌谷:锦囊象征着繁荣昌盛的谷仓。
- 春红转眼成秋绿:春天的鲜花转眼间变成了秋天的绿色。
- 重翻花外侍儿歌:再次翻看花外的侍女们的歌唱。
- 休听酒边供奉曲:不要再听那些酒席上供奉的歌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弼,号容斋,晚号白云山人,浙江人,南宋末年及元代初期的词人、诗人和学者,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享誉。周密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优雅的词句寄托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沉思,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踏莎行(题中仙词卷)》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周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旧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词中开篇便以“结客千金”展现了朋友的珍贵,而“醉春双玉”则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旧游的宫柳,这里不仅是对美丽景致的描绘,也是对过往快乐时光的追忆。
“白头吟老茂陵西,清平梦远沈香北”,这两句深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梦的遥远。诗人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长久岁月的感慨。随着“玉笛天津,锦囊昌谷”的描写,词中逐渐渗透出对繁荣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春红转眼成秋绿”,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留下的是秋天的静默与思考。而结尾处的“重翻花外侍儿歌,休听酒边供奉曲”,则是对现实的清醒与反思,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表面的欢愉,而应关注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词以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丰富的内涵,展现了周密对人生、友情与时光的独到见解,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思索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客千金:结交朋友的价值如千金,体现出友情的重要性。
- 醉春双玉:春天的酒宴和双玉的陪伴,描绘出一种美好的生活场景。
- 旧游宫柳藏仙屋:回忆过往的游玩,尤其是宫殿边的柳树,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白头吟老茂陵西:白头吟者的归宿,体现出对历史的追忆。
- 清平梦远沈香北:平静的梦已远去,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梦的渺茫。
- 玉笛天津:乐声传遍天津,象征着繁荣的生活。
- 锦囊昌谷:锦囊象征着富饶与希望。
- 春红转眼成秋绿:春天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表达对流逝时间的惋惜。
- 重翻花外侍儿歌:再次翻看往日的歌声,提醒人们珍惜过去。
- 休听酒边供奉曲:告诫人们不要被表面的欢愉迷惑,要保持清醒。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金”比喻朋友的珍贵。
- 对仗:如“醉春双玉”和“重翻花外侍儿歌”形成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意象:如“春红”、“秋绿”分别象征着青春和衰老,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友情、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红:象征着青春与生命力。
- 秋绿:象征着成熟与沉静。
- 玉笛:代表音乐与美好情感的寄托。
- 锦囊:象征着富饶与祝福。
- 侍儿歌:代表着往日的欢愉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结客千金”中的“千金”是指什么?
A. 钱财
B. 朋友
C. 美酒
D. 柳树 -
“春红转眼成秋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秋天的期待
D. 对青春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玉笛天津”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贫穷
C. 繁荣
D. 旅行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周密的《踏莎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周密更注重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情感的流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陈子善《宋词研究》
- 《唐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