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源》

时间: 2025-01-04 07:10:06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

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

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意思解释

题桃源

作者:李宏皋 〔唐代〕

原文展示:

山翠参差水渺茫,
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
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
来著霞衣侍玉皇。

白话文翻译:

山峦翠绿参差,水面朦胧遥远,
秦国人曾在楚国的边疆安家。
那时避世的环境狭窄,而此地却能安居日月长存。
草木的颜色经过几度变迁,坛上的杏树已渐渐衰老;
岩石上的花朵依然散发着溪水桃花的香气。
如果将来能够实现我一生的理想,
我将穿上霞光灿烂的衣裳,侍奉在玉皇面前。

注释:

  • 山翠:山的颜色青翠。
  • 水渺茫:水面模糊,景象朦胧。
  • 秦人:指秦国的人,历史上曾在楚国的边界定居。
  • 避世:隐居,远离尘世。
  • 日月长:形容安居的生活悠长。
  • 坛杏:指杏树,坛上生长的杏树。
  • 涧桃香:溪水中桃花的香气。
  • 霞衣:指用霞光织成的衣服,象征美好和高贵。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了秦国与楚国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追求安宁的愿望。同时,桃源的意象源于《庄子》,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宏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宏皋对桃源理想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历史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着,诗人回忆起历史上秦人曾在楚国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渴望安定的心情。通过草色与花香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最后两句引入了追求理想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山翠参差水渺茫”:描绘自然山水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秦人昔在楚封疆”:引入历史背景,暗示人们在此地的安居乐业。
    3.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久。
    5.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理想生活比作“霞衣”,象征着美好与高贵。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宁静和隐逸的生活。
  • 草色与花香: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 霞衣: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背景是哪个国家的?

    • A. 魏国
    • B. 秦国
    • C. 楚国
    • D. 汉国
  2. 诗中“霞衣”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美好理想
    • C. 战争
    • D. 现实生活

答案

  1. B. 秦国
  2. B. 美好理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绘了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词对比

  • 对比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奔放,而李宏皋则倾向于宁静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注释与解读》
  • 《李宏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