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精舍夜坐》
时间: 2024-09-19 21:45: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屏精舍夜坐
马庶〔清代〕
入夏惮炎燠,招凉爱幽境。
僧房夜未阑,竹榻卧已冷。
遂揽葛衣起,独倚柴关静。
乱泉喷云根,清露滴松顶。
万籁寂无声,半规逗微影。
溪山取奚尽,风月怀自骋。
借问城市忙,何由钟磬警。
白话文翻译:
入夏时节,天气炎热,让人感到不适,我渴望凉爽,喜欢这样的幽静环境。夜深了,僧房还未完全安静下来,我在竹榻上已感到寒冷。于是我起身披上葛衣,静静地靠在柴门旁。潺潺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晨的露水从松树的顶端滴落。万物静谧,没有一点声响,只有微弱的影子在灯下摇曳。我望向远方的溪山,心中无限遐思,任凭风月在心中驰骋。我问城市中的人们,这样忙碌的生活,何时才能听到钟磬声的悠扬?
注释:
- 惮:害怕、畏惧,形容对炎热的恐惧。
- 幽境:幽静的环境。
- 阑:表示时间已到的意思,夜未阑,暗指夜晚尚未结束。
- 竹榻:用竹子制成的床榻。
- 揽:拉起、披上。
- 柴关:用柴火做的门,隐喻简单朴素的居所。
- 乱泉:潺潺流动的泉水。
- 万籁:万物的声音,指周围的宁静。
- 钟磬:寺院中用于报时的钟和磬,象征着清静与冥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庶,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平大致未详,但其作品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季,诗人身处僧舍,表达了对宁静和幽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对城市生活的繁忙感到迷惑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玉屏精舍夜坐》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宁静的夜晚场景,展现出诗人对夏日炎热的厌倦与对幽静环境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夏季的炎热,让人感到不适,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幽静环境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竹榻的寒冷更是反衬出夜的深沉。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描绘泉水喷涌、露水滴落等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仿佛让人也感受到了那份凉爽。最后,诗人以“借问城市忙,何由钟磬警”作结,抒发了对城市繁忙生活的思考与疑问,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外界喧嚣的反思。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夏惮炎燠:进入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畏惧。
- 招凉爱幽境:渴望凉爽,喜爱幽静的环境。
- 僧房夜未阑:僧舍的夜晚尚未结束。
- 竹榻卧已冷:躺在竹榻上已经感到寒冷。
- 遂揽葛衣起:于是我披上葛衣起身。
- 独倚柴关静:独自倚靠在柴门旁,享受静谧。
- 乱泉喷云根:潺潺的泉水从云根喷涌而出。
- 清露滴松顶:清晨的露水从松树的顶端滴落。
- 万籁寂无声:万物寂静,毫无声响。
- 半规逗微影:微弱的影子在灯下摇曳。
- 溪山取奚尽:远方的溪山,心中思绪万千。
- 风月怀自骋:任凭风月在心中驰骋。
- 借问城市忙,何由钟磬警:问城市中的人们,这样忙碌的生活何时才能听到钟磬声的警醒?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炎热的城市生活与清静的僧舍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泉水、露水、竹榻等意象,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氛围。
- 拟人:万籁无声,仿佛万物都在静谧中沉睡。
意象分析:
- 炎热:象征着繁忙与喧嚣的城市生活。
- 幽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竹榻: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
- 泉水与露水:象征清新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入夏惮炎燠”意思是:
- A. 喜欢夏天
- B. 害怕夏天的炎热
- C. 夏天很冷
- D. 夏天很美
-
诗中“万籁寂无声”描绘的场景是:
- A. 热闹的城市
- B. 安静的夜晚
- C. 白天的喧嚣
- D. 人声鼎沸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乡村生活的厌倦
- C. 对城市忙碌生活的疑问
- D. 对自然的渴望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思乡情怀。
- 《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亲人思念的情感,与《玉屏精舍夜坐》中的孤独感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理解《玉屏精舍夜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