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池》

时间: 2025-01-04 07:23:18

剑去池空水自寒,游人到此凭栏杆。

年来自是销磨尽,只有青山好静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剑去池空水自寒,游人到此凭栏杆。
年来自是销磨尽,只有青山好静看。

白话文翻译:

剑已离去,池水空荡,自然显得寒冷。游人来到这里,只能倚靠栏杆。年复一年,心中的忧愁已消磨殆尽,唯有青山依旧,静静地观望。

注释:

  • 剑去:指剑已经离去,暗示曾经的辉煌或武勇已不复存在。
  • 池空水自寒:池水空荡,显得冰冷,反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 凭栏杆:游人无处可去,只能倚靠栏杆,表现出一种伤感和无奈。
  • 年来自是销磨尽:岁月流逝,心中所有的苦闷与烦恼已渐渐消磨掉。
  • 青山好静看:青山依旧如故,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辅,字君贞,宋代诗人,仕途坎坷,以诗名世。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徐辅晚年,诗人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生活的磨难,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剑池》是一首充满感慨的古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开头两句“剑去池空水自寒”,以“剑”作为象征,暗示着过去的英雄气概和辉煌已成往事,池水因缺少活力而显得冰冷,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接下来的“游人到此凭栏杆”,则表现了游人面对此景的无奈与惆怅,栏杆成了人们驻足的唯一支点,无法逃避的现实让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而后两句“年来自是销磨尽,只有青山好静看”,则是诗人内心的一种释然与平和。岁月如梭,过往的忧愁已渐渐淡去,青山依旧如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永恒的美好。这里的青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心灵的安慰。

整首诗情感深刻,意境优美,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淡然,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剑去池空水自寒”:剑的离去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空荡的池水则暗示着现状的冷清。
    • “游人到此凭栏杆”:游人面对空旷的池水,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 “年来自是销磨尽”:时间的流逝让诗人逐渐释怀,过去的苦恼已不再重要。
    • “只有青山好静看”:青山作为永恒的存在,带给诗人一丝安慰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剑”比作过去的英雄气概,“池水”则象征着现状的冷清。
    • 对比:通过“游人”和“青山”的对比,表现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永恒。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淡然,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武勇和过去的辉煌。
  • 池水:反映出一种孤寂和冷清的环境。
  • 青山:象征着永恒和宁静,给人一种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剑去池空水自寒”中的“剑”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辉煌
    • B. 未来的希望
    • C. 生活的无奈
    • D. 自然的和谐
  2. 诗中“游人到此凭栏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无奈
    • C. 快乐
    • D. 愤怒
  3. “年来自是销磨尽”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生活的无聊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但更加偏重于秋天的意境和孤独感。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勾勒出思乡的情感,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