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

时间: 2025-01-01 12:11:26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

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乐府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百花齐放,生机勃勃。楼上的女子每天都在学习歌舞。作者年纪轻轻,正值二八年华,身为侍中,幼妹得到了兄长的恩宠。窗前的绿帘和珠箔上绣着鸳鸯,侍女们先点燃了百和香。黄莺在晨光中鸣叫,作者却不知道天已破晓,静静地躺在罗帏之中,春梦依旧绵长。


注释:

  • 风光澹荡:形容春天的景色清新、明朗。
  • 百花吐:指百花盛开。
  • 婿侍中:指年轻的侍中,身为宰相的女婿,地位显赫。
  • 承恩:指承受兄长的恩宠。
  • 绿窗珠箔:绿窗帘和珠帘,装饰华丽。
  • 绣鸳鸯:鸳鸯象征着爱情和美好。
  • 百和香:一种香料,表示芬芳的气息。
  • 莺啼:黄莺的鸣叫声。

典故解析:

  • 鸳鸯:在中国文化中,鸳鸯常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常用于描绘夫妻和睦的美好景象。
  • 百和香:古时常用来形容宴会或聚会时的香气,寓意欢乐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字子真,号取次,生于公元730年,卒于公元799年。他以五言绝句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古乐府》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集,歌舞升平,诗人借此描绘当时的生活情趣,反映出年轻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古乐府》通过生动的春日景象,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在美丽环境中学习歌舞的场景,表现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诗的前两句以“风光澹荡百花吐”开启,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接下来的“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则转向个人,显示了作者的地位与背景,这种对比让诗歌更具深度。随着描写的深入,绿窗珠箔和香气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生活的奢华与细腻,充满了春日的浪漫色彩。

最后两句“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一种沉浸在美好梦境中的状态,令人感受到青春的迷惘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生活场景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份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权德舆的独特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光澹荡百花吐:春天的景色如烟般清新,百花齐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楼上朝朝学歌舞:描绘女子在楼上学习歌舞,表现年轻人的文化追求。
    • 身年二八婿侍中:表明诗人年轻,身为宰相的女婿,显示其社会地位。
    • 幼妹承恩兄尚主:诗人感叹幼妹得到兄长的疼爱,反映家庭关系。
    • 绿窗珠箔绣鸳鸯:展现了华丽的居住环境,象征爱情与美好生活。
    • 侍婢先焚百和香:侍女点燃香料,营造出愉悦的氛围。
    • 莺啼日出不知曙:黄莺的鸣叫声让人沉醉,作者却未觉天已破晓。
    • 寂寂罗帏春梦长:最终回归到梦境中,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和生活情趣。
    • 例如,“绿窗珠箔”用对仗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体现了年轻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乐府:代表着音乐与文化的融合。
  • 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
  • 香气:代表着愉悦的氛围和生活的奢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光澹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暴风骤雨
    • B. 春天的清新
    • C. 秋天的萧瑟
  2. “幼妹承恩兄尚主”中的“承恩”意指什么?

    • A. 受到了关爱
    • B. 失去了权力
    • C. 被遗弃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权德舆《古乐府》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感悟,但《古乐府》更注重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偏重于人生的感慨与离别的情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