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怀古》

时间: 2024-09-19 21:21:30

响屐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响屐廊中金玉步,
采苹山上绮罗身。
不知水葬今何处,
溪月弯弯欲效颦。

白话文翻译:

在响亮的木屐声中,走过金碧辉煌的廊道;
在采摘苹果的山上,穿着华丽绮丽的衣裳。
我不知道她如今被水葬到了何处,
只见月光在小溪上弯弯流淌,仿佛她在向我皱眉。

注释:

  • 响屐:响亮的木屐,指步履轻快。
  • 金玉步:形容步伐华丽。
  • 采苹:采摘苹果,指一种山中活动。
  • 绮罗身:穿着华丽衣裳的身影。
  • 水葬:指以水葬形式埋葬,暗指古代风俗。
  • 溪月弯弯:形容溪水中的月光,流淌且弯曲,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 效颦:形容模仿皱眉的样子,出自《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典故解析:

“效颦”源于《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她因心情而皱眉的样子,这里引申出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与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唐代诗人,字太冲,号青原,晚号山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人怀古之情浓厚,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者的思念。

诗歌鉴赏:

《馆娃宫怀古》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怀古诗,诗人以“响屐”开篇,描绘了往昔繁华的景象,金玉步伐,象征着高贵和华丽。接着通过“采苹山上绮罗身”,进一步烘托出那位女子的美丽与优雅,仿佛将人带回到那段辉煌的时光。然而,随着“水葬今何处”的发问,诗人突显出对逝去美好的惋惜与无奈,令读者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溪月弯弯欲效颦”,在月光下的溪水中,似乎映照出那女子的身影,流露出诗人对她的眷恋与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响屐廊中金玉步”: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在华丽的环境中走动,给人以华贵的印象。
  2. “采苹山上绮罗身”:继续描写女子的优雅与动人,强调她如山中仙子般的美丽。
  3. “不知水葬今何处”:表达对已逝者的惋惜,感慨时光流逝。
  4. “溪月弯弯欲效颦”:用月光与溪水的意象,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思念,传达出情感的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金玉,增强了形象的华丽感。
  • 拟人:溪水“欲效颦”,赋予自然以情感,传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 对仗:诗中句法对称,增强了音乐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怀古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响屐: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美丽。
  • 金玉:代表高贵与华丽,体现了女子的尊贵。
  • 溪月:暗示着思念与哀愁,同时也象征着流逝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响屐”指代什么? a) 声音
    b) 美丽的女子
    c) 木屐的行走声
    答案:c) 木屐的行走声

  2. “水葬”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死亡的无畏
    b) 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b) 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喜悦
    b) 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忆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b) 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与李白《月夜思》:两者均表现对过往的思念与感慨,但皮日休更多强调对女子的追忆,而李白则是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唐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