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石》

时间: 2025-01-01 13:24:23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澈溪流与坚贞品质的赞美。诗人不愿意隐藏在幽静的岸边,而是愿意让古朴的色彩展现出来。他希望通过清流来检验人们的坚贞品质。溪边光辉闪耀,水面上苔藓与花朵密布,时常惊起游动的鱼鳞,让人怀疑是否有垂钓的人在日光下。

注释:

  • 幽岸:隐蔽的岸边,指静谧、幽静的地方。
  • 古色:古朴的色彩,给人以悠久的感觉。
  • 清泚:清澈的溪流。
  • 坚贞质:坚贞不渝的品质。
  • 玉光润:形容水面清澈光亮。
  • :流出,洒落。
  • 苔花密:苔藓与花朵生长得繁密。
  • 惊游鳞:惊动游动的鱼鳞。
  • 垂钓日:指在阳光下垂钓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费冠卿,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溪流水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品德的关注。

诗歌鉴赏:

《枕流石》是一首描绘溪流美景的古诗,诗人以清澈的溪水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坚贞品质的向往。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诗的开头“不为幽岸隐”就传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追求真理的心声。他不愿意隐藏在幽静的角落,而是希望将自己的品德和内心的清澈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清澈的水流象征着真理与纯洁,而坚贞的品质则是诗人内心的追求。诗中“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的描绘,将溪水的明亮与周围环境的丰富细致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这片清流之中。

最后一句“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则引人入胜,仿佛在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水中鱼鳞闪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整体而言,这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质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为幽岸隐:诗人不愿意藏身于幽静的岸边,表明了他渴望展现自我的态度。
  2. 古色涵空出:古朴的色彩在空中展现出来,象征着诗人对传统与自然的尊重。
  3. 愿以清泚流:希望通过清澈的溪流来检验和反映人们的真诚与品质。
  4. 鉴此坚贞质:用水流的清澈来比喻人品的坚贞。
  5. 傍临玉光润:溪水旁边的光亮,形容水的清澈与美丽。
  6. 时泻苔花密:水面上苔藓和花朵密集,增添了自然之美。
  7. 往往惊游鳞:时常惊动游动的鱼,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8. 尚疑垂钓日:在阳光下垂钓的情景,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流比作人品,强调其清澈与坚贞。
  • 对仗:如“幽岸隐”与“古色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鱼、苔花等意象生动形象,营造出自然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清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贞品质的推崇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泚:象征纯洁与真实。
  • 坚贞:代表道德与品德的坚定。
  • 玉光:光亮的水面,映射出清澈的心灵。
  • 苔花:自然的生机,体现出生命的多样性。
  • 游鳞:象征活力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中的“清泚”是什么意思?

    • A. 浑浊的水流
    • B. 清澈的水流
    • C. 暗流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坚贞品质和自然美的向往
    • C. 对战争的反思
  3. 诗人希望通过水流来检验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人的坚贞品质
    • C. 鱼的数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美,但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而《枕流石》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品德的坚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