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白话文翻译:
中峰高高地支撑着辽阔的天空,山顶上有一座茅草屋和一眼清泉。晴天时,猎人曾在这里远远地看到,青蓝色的山水之间有位僧人在打坐。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峰:指山的高峰,位置居中。
- 拄:支撑、撑起。
- 泬寥:形容天空辽阔而深远。
- 茅庵:用茅草搭成的僧舍。
- 石泉:山中流出的泉水。
- 晴景:晴朗的景色。
- 猎人:打猎的人。
- 青蓝色:形容山水的颜色,清幽而深邃。
- 僧禅:指修行的僧人,通常是打坐修行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僧人修行,表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禅宗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冠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主,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与自然的风潮。诗中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中峰》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高耸的中峰、茅庵与石泉,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开头以“中峰高拄泬寥天”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接着,描绘了山顶的茅庵与石泉,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者的结合不仅体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也象征着心灵的安宁。
“晴景猎人曾望见”,这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猎人在山中游弋,偶然间看见了这一幅宁静的画面。最后一句“青蓝色里一僧禅”则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僧人沐浴在青蓝色的山水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深邃的禅意和人生的哲学。这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峰高拄泬寥天:描绘高峰的壮丽,体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 上有茅庵与石泉:强调隐士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的和谐。
- 晴景猎人曾望见: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猎人作为观察者,增添了一层人情味。
- 青蓝色里一僧禅:展现禅宗的深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中峰高拄”和“泬寥天”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青蓝色的意象,象征着宁静、深邃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峰:象征着高尚、超脱的境界。
- 茅庵:代表隐逸、简单的生活。
- 石泉:象征着清净、生命的源泉。
- 青蓝色:寓意深邃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中峰”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高山
- B. 平地
- C. 河流
-
诗中提到的“猎人”是为了什么?
- A. 捕猎
- B. 观景
- C. 旅行
-
“青蓝色里一僧禅”中的“禅”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修行
- C. 一种鸟类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与隐逸生活,但更强调秋天的宁静与温暖,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与哲思。费冠卿的《题中峰》则更多地展现了高耸的山峰与禅意的结合,情感更为深邃而悠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精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