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咏杜若》

时间: 2025-01-06 12:15:09

绰态幽姿谁识得,丛兰难比清高。

当年泽畔驻荪桡,芳洲容与处,香气著罗袍。

过眼韶华浑似梦,东风又饯花朝。

湘云楚水望中遥,欲酬千里意,把酒诵离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绰态幽姿谁识得,丛兰难比清高。
当年泽畔驻荪桡,芳洲容与处,香气著罗袍。
过眼韶华浑似梦,东风又饯花朝。
湘云楚水望中遥,欲酬千里意,把酒诵离骚。

白话文翻译:

谁能识得这绰约的幽雅姿态呢?丛中的兰花又怎能与之相比清高?
当年我曾停驻在泽边,欣赏那些荪草,芳香的洲头,满身罗袍都沾染了那香气。
转眼间,青春岁月如梦般消逝,东风又送走了花朝。
在湘水楚云的遥望中,我想要酬答那千里之外的情意,举杯吟诵《离骚》。

注释:

  • 绰态:形容姿态优雅。
  • 幽姿:静谧而优雅的姿态。
  • 丛兰:指丛生的兰花。
  • 荪桡:荪草,一种水边植物,古人常以此象征清雅。
  • 芳洲:芳香的洲头,指美丽的岛屿或水边。
  • 韶华:美好的时光,青春。
  • :送别。
  • 离骚:屈原的长诗,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金水,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情感细腻,往往融入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他的诗歌风格优雅,常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现代情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咏杜若》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追溯有关。杜若作为一种雅致的植物,象征着高洁和清高,反映出诗人对理想和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咏杜若》是一首充满了清高与淡雅的诗作。诗的开头用“绰态幽姿”点明了杜若的优雅与独特,接着通过“丛兰难比清高”来强调杜若的高洁,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植物的喜爱与赞美。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诗人曾经在美丽的水边驻足,感受芳香和自然的宁静,生动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情感的交融。

“过眼韶华浑似梦,东风又饯花朝”则呈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无奈,青春正如梦般短暂,东风的吹拂仿佛在送走美好的时光,给人以惆怅之感。最后一句“欲酬千里意,把酒诵离骚”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古典文化的敬仰,展现出一种豪情与气魄,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品味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以杜若为引,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既有对美的向往,又有对历史的追溯,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绰态幽姿谁识得:开头设问,突出杜若的独特之美,感叹少有人能识得。
  2. 丛兰难比清高:用兰花与杜若作比较,强调杜若的独特高洁。
  3. 当年泽畔驻荪桡:回忆过去,在水边欣赏美景的情景。
  4. 芳洲容与处,香气著罗袍:描绘芳香的洲头,形象地展现出香气缭绕的画面。
  5. 过眼韶华浑似梦:感慨岁月飞逝,青春如梦。
  6. 东风又饯花朝:东风送走了春天的花期,体现时间的流逝。
  7. 湘云楚水望中遥:描绘遥望湘水楚云,带有思乡之情。
  8. 欲酬千里意,把酒诵离骚:表达了远大的理想与对古典诗歌的情感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绰态幽姿”描绘杜若的优雅。
  • 对仗:如“芳洲容与处,香气著罗袍”对称工整,音韵和谐。
  • 设问: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若的咏叹,体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沉而丰富。

意象分析:

  • 杜若:象征高洁与独特。
  • 芳洲:代表着心灵的栖息地。
  • 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代表着情感的宣泄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绰态幽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懷念
    B. 哀伤
    C. 喜悦

  2. “过眼韶华浑似梦”中“韶华”指的是什么?
    A. 青春
    B. 美好时光
    C. 生活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离骚”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临江仙·咏杜若》《静夜思》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然的赞美与青春的流逝,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诗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的技巧与方法》
  • 《现代诗人传记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