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05 11:19:30

阴山张幄。

弓燥休耽搁。

白草平沙黄日落。

却见雁行斜掠。

金河秋半弦开。

惊飞四散声哀。

回望暮云深处,马蹄踏遍重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阴山张幄。弓燥休耽搁。白草平沙黄日落。却见雁行斜掠。金河秋半弦开。惊飞四散声哀。回望暮云深处,马蹄踏遍重来。

白话文翻译

阴山之上,幕布张开,弓箭的弦已经干燥,不再耽搁时光。白草在平沙上,映衬着黄昏时分的夕阳。此时却看到大雁成行,斜斜掠过天际。金色的河流在秋天的中段轻轻流淌,惊起了四周飞散的鸟儿,发出哀鸣。回望那深厚的暮云,我的马蹄再一次踏遍这片土地。

注释

  • 阴山:指的是中国西北部的阴山山脉,地理位置在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
  • 张幄:指张开帷幕,象征着一种准备或迎接的状态。
  • 弓燥:弓的弦已经干燥,意味着不再使用弓箭,可能暗示战争的结束或暂时的平静。
  • 白草:秋天的草色变白,象征着干枯和时光的流逝。
  • 金河:指的是秋季的河流,流动的水在夕阳下闪烁金色的光辉。
  • 马蹄踏遍重来:暗示着游子或征人的归来,可能寄托着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启孮(1860-1919),字元皓,号秋水,晚号一鸣,江苏苏州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出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

这首《清平乐》创作于金启孮的游历之时,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事的思考。这一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作者的内心也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辽阔与凄美,诗中透出一种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开篇的“阴山张幄”,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状态的反映,展现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白草平沙黄日落”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色彩斑斓而又略显凄凉的秋天,诗中“雁行斜掠”的意象则更添了流动感,仿佛能听见远方大雁的哀鸣,反衬出一种孤寂的情绪。

“金河秋半弦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水流淌的景象,金色的河流在夕阳下闪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而“回望暮云深处,马蹄踏遍重来”则将思乡情怀融入自然之中,暗示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归属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秋日画面,从自然景观到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山张幄:描绘阴山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弓燥休耽搁:表明已不再进行战争,象征和平的来临。
  3. 白草平沙黄日落:展现秋天的景色,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4. 却见雁行斜掠:描绘大雁飞过,增添了动感与孤寂。
  5. 金河秋半弦开:黄金般的河流,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6. 惊飞四散声哀:鸟儿因惊扰而飞散,传达出悲伤的情绪。
  7. 回望暮云深处:对过往的回忆,暗示着内心的思索与感慨。
  8. 马蹄踏遍重来:象征归乡与重温旧梦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河”比作金色的河流,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鸟儿“惊飞四散”,赋予鸟儿以情感,使画面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同时也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归属感,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山:象征着宁静与历史的厚重。
  • 白草: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金河: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光辉。
  • 雁行:代表着归属与孤独,寓意游子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河”代表什么?

    • A. 江河湖海
    • B. 秋天的河流
    • C. 冬天的冰雪
    • D. 春天的花海
  2. 填空题:诗中“白草平沙黄日落”描绘的是__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期待。(对 / 错)

答案

  1. B
  2.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金启孮与李白的作品:李白的诗歌多以豪放为主,而金启孮则更加细腻,注重情感的传递与自然的描绘。

通过上述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平乐》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