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陈尔昭竹溪山馆得西字》

时间: 2025-01-04 09:51:17

回磴断桥山日西,高枫叶赤飞满蹊。

一家村巷到始觉,千树花源行转迷。

野夫欺虎度林黑,沙鸟避人穿竹低。

欲移衾枕抱云宿,月白天鸡空里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宿陈尔昭竹溪山馆得西字
作者:黄克晦 〔明代〕

回磴断桥山日西,高枫叶赤飞满蹊。
一家村巷到始觉,千树花源行转迷。
野夫欺虎度林黑,沙鸟避人穿竹低。
欲移衾枕抱云宿,月白天鸡空里啼。

白话文翻译:

我沿着回旋的台阶,走过断桥,看到山的阳光已在西边沉落,高高的枫树叶子红得像火,飘落在小路上。一家村庄的巷子走到这里才开始感知,千树万花的源头走在其中让人迷失了方向。野夫在黑暗的林间小心翼翼地穿行,沙鸟在低矮的竹子间躲避着人影。想把床铺和枕头移到云端下安睡,月光皎洁,而天边的鸡鸣声在空中回荡。

注释:

  • :台阶。
  • 断桥:桥断了,暗示了路途的艰难。
  • :红色,形容枫叶的颜色。
  • :小路。
  • :察觉、感知。
  • 花源:花的源头,象征着美丽的景致。
  • 欺虎:指野夫在山林中小心行走,形象地描绘出野外环境的危险。
  • 月白:月光明亮的样子。
  • 天鸡:指鸡鸣,形容清晨的宁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克晦,明代诗人,字子华,号心庵,生于明末,因战乱而辗转于江南,诗风多以山水为题,情感真挚,字句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克晦在竹溪山馆宿夜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宿陈尔昭竹溪山馆得西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迷惘。诗的开头以“回磴断桥”引入,展现了一条艰难的旅途。山日西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枫叶红如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生命的斑斓与脆弱。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一家村巷的情景,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恍惚与迷失,仿佛在千树花源中迷失了方向。此时的村巷不仅是自然的景观,也是生活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野夫欺虎度林黑”表现出夜间的危险与不安,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存。最后两句“欲移衾枕抱云宿,月白天鸡空里啼”则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相结合,表现了对安宁与归属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兼具哲理与自然之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回磴断桥山日西”:描绘诗人傍晚时分,途经艰难的道路,山的阳光渐渐西下。
    • “高枫叶赤飞满蹊”:高高的枫树,红叶纷飞,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一家村巷到始觉”:经过村巷,方才意识到身处何地,暗示对故乡的思考。
    • “千树花源行转迷”:花源千树,象征着人生的多样与迷惘。
    • “野夫欺虎度林黑”:描绘夜间行走的危险,增强了诗作的紧张感。
    • “沙鸟避人穿竹低”:鸟类在竹林中低飞,表现了一种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机警。
    • “欲移衾枕抱云宿”:诗人渴望在云端安睡,表达对宁静的向往。
    • “月白天鸡空里啼”:月光皎洁,鸡鸣声响,象征清晨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沙鸟避人”,形象化表达生命的机警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归属与宁静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坚定、不屈的精神。
  • 枫叶: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村巷:隐喻着归属感与人情的温暖。
  • 花源: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生活追求。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物有哪些?
      • A. 山、桥、枫叶
      • B. 河、柳树、花
    2. “月白天鸡空里啼”中“天鸡”指的是?
      • A. 鸭子
      • B. 鸡
    3.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权力
      • B. 宁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但更侧重于孤独的哲思,而黄克晦的作品则兼具生活的细腻与内心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黄克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