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二十七》
时间: 2025-01-19 18:01: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怀 其二十七
凤弹有公田,高低麦与谷。
雨旸失天时,荒秽走群鹿。
家园二顷馀,子母暗相黩。
坚好尽锱铢,追呼益穷蹙。
卑官类逋窜,徇此五年禄。
黄齑一百瓮,素餐仍碌碌。
栈栈荆棘中,悲风吟古屋。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个农业衰败、生活困苦的景象。公田里的凤弹声响起,田地里高低不平的麦和谷子生长得稀稀落落。由于天气失常,雨水与阳光不适时而至,导致荒草丛生,鹿群四处奔逃。诗人家园面积不足两顷,母子之间的关系暗中堕落。辛勤得来的财富如同锱铢般微薄,追求的结果却更加贫困和窘迫。卑微的官职如同逃亡者,依靠这五年的微薄俸禄生活。百瓮黄齑(咸菜)却仍然过着平淡无味的生活,令人感到无奈和失落。在荆棘交错的小路上,悲风中吟唱着古老的屋舍。
注释:
- 凤弹:古代一种用法,或指某种乐器或声音,暗指丰收的希望。
- 公田:指公共的田地,通常由政府管理。
- 雨旸:雨水和阳光,指气候变化。
- 荒秽:指田地荒芜不堪。
- 子母:指家中母子,或许暗指家庭关系。
- 锱铢:比喻极小的财富。
- 卑官:指地位低下的官员。
- 黄齑:黄豆制成的咸菜,是一种常见的食物。
- 栈栈:形容小路曲折难行。
- 荆棘:象征艰难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元衡(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社会时事,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农村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的现状,可能与当时的自然灾害、政治腐败等因素有关。
诗歌鉴赏:
《咏怀 其二十七》是一首充满忧思与感慨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家国和个人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描绘的田园景象虽然是以自然景观为载体,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的现实困境。从“雨旸失天时”这句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不和谐给农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诗人对勤劳与收成不成正比的无奈感到深深的忧虑。
接下来的“卑官类逋窜”则揭示了诗人自身的身份困境,身为卑微官员的他,生计艰难,依靠微薄的俸禄度日,内心的失落与对理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最后几句通过“黄齑一百瓮”与“素餐仍碌碌”表达了生活的困顿与无奈,虽有物质,但精神却极度空虚。
整首诗气氛沉重,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失望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体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弹有公田:描绘田园的丰收期待。
- 高低麦与谷:表现农作物生长不均,暗示自然灾害。
- 雨旸失天时:揭示天气反常,农民困境。
- 荒秽走群鹿:描述荒芜的田地,动物逃避的无奈。
- 家园二顷馀:自述家园狭小,生活困苦。
- 子母暗相黩:家庭关系的隐忧,暗示不和。
- 坚好尽锱铢:辛苦得到的财富微薄。
- 追呼益穷蹙:更加窘迫的生活状态。
- 卑官类逋窜:自我身份的卑微和失落感。
- 黄齑一百瓮:饮食简单,生活平淡无味。
- 素餐仍碌碌:即使有食物,生活依然无趣。
- 栈栈荆棘中:形容环境的艰难,心境的悲凉。
- 悲风吟古屋:古老的屋子在悲风中发出吟唱,寓意历史的沉重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多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田园、动物、家庭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忧伤的生活画面。
- 比喻:用“卑官类逋窜”比喻自己处境,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生活的困境与社会现状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家庭、事业等多重压力的深刻感受,展现了清代普通百姓的艰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公田:象征着共同富裕的希望。
- 鹿:象征自然的无情与逃避。
- 家园:代表个体的归属感与家庭关系。
- 锱铢:象征微薄的财富,体现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凤弹”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田园的声音
C. 鸟的鸣叫
D. 农作物的丰收 -
“卑官类逋窜”的意思是: A. 身份高贵
B. 生活富裕
C. 身份低微,如同逃亡者
D. 官职显赫 -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 A. 欢乐
B. 失落与无奈
C. 希望与梦想
D. 安宁与幸福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沧桑与无奈,但更突出家国情怀。
- 《静夜思》:更侧重个人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