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韩丈》

时间: 2025-01-04 11:10:03

行人辈,莫相催,相看日暮何徘徊。

登孤舟,望远水,殷勤留语劝求仕。

畴昔主司曾见知,琳琅丛中拔一枝。

且得免轮天子课,何能屈腰乡里儿。

长安落桑酒,或可此时望携手。

官班服色不相当,拂衣还作捕鱼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韩丈 行人辈,莫相催,相看日暮何徘徊。 登孤舟,望远水,殷勤留语劝求仕。 畴昔主司曾见知,琳琅丛中拔一枝。 且得免轮天子课,何能屈腰乡里儿。 长安落桑酒,或可此时望携手。 官班服色不相当,拂衣还作捕鱼郎。

白话文翻译:

行人啊,不要催促我,我们相互看着,天色已晚为何还在徘徊。 登上孤舟,望着远方的水面,我恳切地留下话语劝你追求仕途。 从前的主考官也曾赏识我,在众多的才子中挑选了我。 现在我得以免去皇帝的考试,又怎能向乡里的庸人低头。 在长安喝着桑落酒,也许此时我们可以携手共进。 但官阶和服饰不相称,我宁愿脱下官服,去做一个捕鱼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人辈:指行人,旅人。
  • 莫相催:不要催促我。
  • 日暮何徘徊:天色已晚,为何还在徘徊不前。
  • 殷勤留语:恳切地留下话语。
  • 畴昔主司:从前的主考官。
  • 琳琅丛中拔一枝:在众多的才子中挑选了我。
  • 免轮天子课:免去皇帝的考试。
  • 屈腰乡里儿:向乡里的庸人低头。
  • 长安落桑酒:在长安喝着桑落酒。
  • 官班服色不相当:官阶和服饰不相称。
  • 拂衣还作捕鱼郎:脱下官服,去做一个捕鱼的人。

典故解析:

  • 长安落桑酒: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桑落酒是一种酒名,这里指在长安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丘为回答韩丈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看法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仕途与自由生活的选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登孤舟,望远水”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远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殷勤留语劝求仕”与“何能屈腰乡里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最后,“拂衣还作捕鱼郎”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宁愿放弃官职,回归自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人辈,莫相催,相看日暮何徘徊。
    • 诗人请求行人不要催促他,表达了内心的犹豫和徘徊。
  2. 登孤舟,望远水,殷勤留语劝求仕。
    • 诗人登上孤舟,望着远方的水面,恳切地留下话语劝人追求仕途。
  3. 畴昔主司曾见知,琳琅丛中拔一枝。
    • 回忆从前主考官的赏识,自己在众多才子中被选中。
  4. 且得免轮天子课,何能屈腰乡里儿。
    • 现在得以免去皇帝的考试,又怎能向乡里的庸人低头。
  5. 长安落桑酒,或可此时望携手。
    • 在长安喝着桑落酒,也许此时可以携手共进。
  6. 官班服色不相当,拂衣还作捕鱼郎。
    • 但官阶和服饰不相称,宁愿脱下官服,去做一个捕鱼的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仕途与自由生活的对比,官职与捕鱼的对比。
  • 象征:“登孤舟,望远水”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舟:象征孤独与迷茫。
  • 远水:象征未来的不确定与期待。
  • 桑落酒:象征长安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登孤舟,望远水”象征着什么? A. 孤独与迷茫 B. 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期待 C. 对仕途的追求 D.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诗中“拂衣还作捕鱼郎”表达了什么? A. 对仕途的追求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长安生活的留恋 D. 对乡里庸人的不满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丘为的《答韩丈》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丘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