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燕歌行》
时间: 2024-12-29 18:23:2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相和歌辞·燕歌行
作者: 贾至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
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昔时燕王重贤士,黄金筑台从隗始。
倏忽兴王定蓟丘,汉家又以封王侯。
萧条魏晋为横流,鲜卑窃据朝五州。
我唐区夏馀十纪,军容武备赫万祀。
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
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
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
匈奴慑窜穷发北,大荒万里无尘飞。
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武征辽海。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
时迁道革天下平,白环入贡沧海清。
自有农夫已高枕,无劳校尉重横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边疆的雄壮与变迁。幽都是国家的重要重镇,东边威震九夷,制伏北方的胡人。拥有三十万精锐士兵的军队,打了无数场胜仗,俘获了敌方的单于。诗人描绘了前有滹沱河,后有沮水,崇山和沃野绵延千里,展现了辽阔的国土。
历史上,燕王重视贤士,曾用黄金筑台来礼贤。在一瞬间,兴王定居在蓟丘,汉朝也封王侯。魏晋时期动荡不安,鲜卑族占据了五州。时至唐代,经过十个年头的和平,军队的武备光辉赫然。元帅受命,彤弓黄钺在手,大漠也被开垦为农田。
到了秋季,边疆的草木开始凋零,士兵们训练、出征。千营万队的旌旗如火如雷,匈奴族因而惊慌逃窜,辽阔的大地上没有一丝尘埃。隋朝曾是国家的宰相,但因穷兵黩武而征战辽海,最终南风不胜,造成了无数的死亡,鼓声沉寂,旗帜折断,黄云笼罩。
六军将士皆已阵亡,战马空鞍归故营。时局变迁,天下归于平静,白环(贡品)也顺利送到,海水清澈。农夫高枕无忧,不再需要校尉的横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都: 指的是幽州,是国家的重要重镇。
- 九夷: 指的是古代东边的部落。
- 单于: 匈奴的首领。
- 滹沱、沮水: 地名,描绘地理环境。
- 燕王: 指古代的燕国君主。
- 鲜卑: 古代北方民族,曾占领中原地区。
- 彤弓黄钺: 形容军队的武器,象征威武。
- 高枕: 形容安稳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黄金筑台: 出自《史记》,指燕王重视人才的故事。
- 穷兵黩武: 形容隋朝对外征战的情况,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至,唐代诗人,字叔度,以其诗歌见长,尤擅长边塞诗,描写了国家的边疆情况和历史变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抒发了对国家安定和民众安居乐业的期盼。
诗歌鉴赏:
《相和歌辞·燕歌行》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通过对国家边疆的描绘,展示了唐代的强盛与安定。诗中起初描述了国之重镇幽都的地理位置,接着回顾了历史上燕王的重贤士、汉家封王侯的盛况,随后展现了魏晋时期的动荡以及鲜卑的崛起,最后描绘了唐代的军容武备和士兵出征的盛况。
整首诗以雄壮的气势,层层推进,展示了国家从动荡到安定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在描写匈奴族的逃窜和边疆的安宁时,诗人用“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这样的句子,生动地表现了军队的强大和威慑力。
此外,诗中也隐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尤其是对隋朝的批判,反映出诗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收尾部分更是展现了农夫的安逸生活,无需再担心外部的侵扰,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国之重镇惟幽都: 突出幽都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东威九夷制北胡: 描述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
- 五军精卒三十万: 强调军队的规模与战斗力。
- 百战百胜擒单于: 表现出军队的战绩辉煌。
- 前临滹沱后沮水: 形容地理环境的壮丽。
- 昔时燕王重贤士: 提到历史上重视人才的君主。
- 倏忽兴王定蓟丘: 反映了历史的快速变化。
- 我唐区夏馀十纪: 表示唐代的和平与强盛。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千营万队连旌旗,望之如火忽雷驰”。
- 夸张: “六军将士皆死尽”表现战争的惨烈。
- 比喻: “望之如火忽雷驰”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强盛、社会安宁的期待,同时也对历史的教训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都: 象征国家的重镇与安全。
- 军队: 代表国家的武力与威严。
- 边疆: 体现出诗人的爱国情怀与对战争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幽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幽州
- C. 洛阳
- D. 蓟丘
-
诗中提到的“单于”是指哪个民族的首领?
- A. 鲜卑
- B. 匈奴
- C. 魏
- D. 晋
-
诗中描述的“千营万队连旌旗”表现了什么?
- A. 农民的生活
- B. 军队的壮观
- C. 诗人的忧虑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比较贾至的《燕歌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边塞景象,但贾至更侧重于历史与战争的反思,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