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乍看竹影掠东窗。冷月上空廊。寂寥小院,短墙苔砌,都浸银光。蛩声断续添征雁,还听柝声长。可怜心事,不成回忆,惟认荒凉。
白话文翻译
乍一看,竹影轻轻掠过东窗,冷冷的月光照在空荡荡的走廊上。寂寥的小院,短墙上长满了苔藓,都被银色的光辉浸染。蟋蟀声断断续续,增添了征雁的哀鸣,还能听到长长的报时声。可怜我的心事,难以回忆,只能认定这份荒凉。
注释
- 乍看:刚开始看到。
- 竹影:竹子的影子,象征清幽和雅致。
- 冷月:指明亮而清冷的月光,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短墙苔砌:短墙上长满苔藓,暗示岁月的流逝和荒凉。
- 蛩声:蟋蟀的叫声,象征孤独和思绪。
- 柝声:古代夜间报时的声音,增添了寂静的夜晚的氛围。
- 心事: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典故解析
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冷月”、“征雁”、“柝声”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于表达寂寥和思乡之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声汉(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眼儿媚》创作于诗人内心感到孤独和思念的时刻,可能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面对月光和自然景色,感受到内心的荒凉与无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眼儿媚》以清冷的月光和竹影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小院、短墙、蟋蟀声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恬淡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中的“冷月”和“银光”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与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冲击力。
在意象的运用上,竹影、冷月以及苔藓短墙等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静谧,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事的追忆。特别是“可怜心事,不成回忆,惟认荒凉”一句,直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令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看竹影掠东窗:描绘了初见竹影的瞬间,给人以清新之感。
- 冷月上空廊:月光照耀在空荡的走廊上,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寂寥小院,短墙苔砌,都浸银光:细致描写小院的寂静和短墙的苔藓,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荒凉。
- 蛩声断续添征雁:蟋蟀声与征雁声交织,增添了夜晚的孤独感。
- 还听柝声长:报时的声音在静夜中显得格外悠长,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可怜心事,不成回忆,惟认荒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难以回忆的心事与眼前的荒凉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银光,增强了清冷的氛围。
- 拟人:蟋蟀的叫声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短墙苔砌”和“都浸银光”,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流逝。诗人在冷月下的静谧环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内心的荒凉,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影:象征清幽、雅致。
- 冷月:象征孤独和冷清。
- 苔藓:象征岁月的流逝和荒凉。
- 蛩声:象征孤独的思绪。
- 柝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寂静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冷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欢乐
- D) 兴奋
-
“可怜心事,不成回忆,惟认荒凉”中,“心事”指的是什么?
- A) 外部环境
- B) 内心情感
- C) 生活琐事
- D) 朋友关系
答案
- B) 孤独
- B) 内心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现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