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时间: 2025-01-10 03:21: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路难,难行路,黄榆萧萧白杨暮。枪竿岭上积雪高,龙门峡里秋涛怒。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千车朝从赤日发,万马夜向西风还。鉴湖酒船苦不早,辽东白鹤归华表。夜雨空阶碧草深,落花满院行人少。世情翻覆如秋云,誓天歃血徒纷纷。洛阳争迎苏季子,淮阴谁识韩将军。行路难,难行路,白头总被功名误。高楼昨夜歌舞人,丹旌晓出东门去。子午谷,终南山,青松草屋相对閒。拂衣高歌上绝顶,请看人间行路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题目是《行路难》,表达了行路的艰难和人生的曲折。开篇便指出行路的困难,描述了黄榆和白杨在傍晚时的萧瑟景象,接着描绘了枪竿岭上积雪的高度和龙门峡中秋涛的激烈。紧接着提到险峻的关隘,苍崖高耸,登上天难。然后说到早晨千车在阳光下出发,夜晚万马在西风中归来。接下来提到鉴湖的酒船不早,辽东的白鹤飞回华表。夜雨中空荡荡的台阶,碧绿的草深处,来访的人却寥寥无几。接下来反映了世态的变化如同秋天的云彩,誓言与血誓交错纷纷。洛阳在争相迎接苏季子,而淮阴却无人识得韩将军。最后又回到行路的艰难,白头之人总是被功名所误。高楼上昨夜歌舞的人,清晨的丹旌从东门出发。子午谷与终南山,青松草屋在一处闲适相对。最后以“拂衣高歌”上绝顶,提醒人们看看人间的行路之艰难。
注释:
- 行路难:行走的道路艰难。
- 榆萧萧:榆树的叶子在风中发出沙沙声,形容萧条的景象。
- 枪竿岭:地名,指一处积雪高的山岭。
- 龙门峡:地名,指峡谷,形容秋天的涛声激荡。
- 苍崖壁立:高耸的山崖,形容登山的困难。
- 千车朝发:千辆车早晨从阳光下出发。
- 万马夜还:万匹马在西风中归来。
- 鉴湖酒船:指在鉴湖上游玩的船只。
- 世情翻覆如秋云:世事变幻无常,像秋天的云彩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乃贤,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的遭遇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自我表达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行路难》写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行路的艰辛,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变化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行路难》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多样的句式,展现了行路的艰难和人生的复杂。开篇便以“行路难,难行路”点明主题,反复强调行路的艰辛,继而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表现出人生路途的坎坷与无奈。
诗中“黄榆萧萧白杨暮”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着人生的孤独与困境。接着,诗人通过对险峻山岭和怒涛峡谷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行路艰难的感觉。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是地理的描写,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命运的无奈。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事的反思,诗人提到历史人物如苏季子与韩将军,表达出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尤其是“白头总被功名误”的感叹,揭示了功名利禄对人的误导和影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拂衣高歌上绝顶”结尾,虽然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但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向上的精神和不屈的信念,给人以力量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路难,难行路:反复强调行路的困难,暗示人生的艰辛。
- 黄榆萧萧白杨暮:描绘黄榆与白杨在黄昏时的萧条,营造孤寂氛围。
- 枪竿岭上积雪高:描绘冬天高雪的山岭,象征人生的艰难。
- 龙门峡里秋涛怒:秋天的峡谷里波涛汹涌,暗示外部环境的激烈。
- 嵯峨虎豹当大关:比喻险阻重重,象征人生的重大挑战。
- 苍崖壁立登天难:高耸的悬崖让人难以攀登,暗示目标的遥不可及。
- 千车朝从赤日发:早晨阳光下千车出发,描绘希望与出发的景象。
- 万马夜向西风还:夜晚西风中归来的万马,反映出归途的艰辛。
- 鉴湖酒船苦不早:酒船在湖上漂泊,但却未能早早归来,暗示人生的苦涩。
- 辽东白鹤归华表:白鹤归来象征着归宿感,表达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
- 夜雨空阶碧草深:雨夜中空荡的台阶,草深处无人,反映孤独与冷清。
- 落花满院行人少:落花满院,来访的人少,象征着人生的失落。
- 世情翻覆如秋云:世事如秋天的云彩,变化无常,暗示人生的不确定。
- 誓天歃血徒纷纷:对誓言的反思,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纷争。
- 洛阳争迎苏季子:历史人物的争相迎接,对比现实的冷漠。
- 淮阴谁识韩将军:对韩将军的无知,暗示英雄的遭遇与遗忘。
- 行路难,难行路:再次强调行路的艰艰辛,形成强烈的重复感。
- 白头总被功名误:老年人常常被功名利禄所误导,反映出对功名的警惕。
- 高楼昨夜歌舞人:描绘高楼上的歌舞,反映浮华的生活。
- 丹旌晓出东门去:清晨的丹旌出门,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子午谷,终南山:提到具体的山谷与山脉,象征着世外桃源的闲适。
- 青松草屋相对闲:青松与草屋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拂衣高歌上绝顶:以高歌的姿态,象征着追求理想与不屈的精神。
- 请看人间行路难:以呼吁的语气,提醒人们关注人生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路的艰难比作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千车朝发,万马夜还”,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反复:开头和结尾的重复强调,增强了主题的深刻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行路的艰难,反映出人生的不易和对功名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终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呼唤人们面对人生的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榆、白杨:象征孤独与萧瑟。
- 枪竿岭、龙门峡:象征险阻与艰难。
- 鉴湖、白鹤:象征归宿与理想。
- 夜雨、落花:象征孤独与失落。
- 子午谷、终南山:象征闲适与理想生活。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景观,也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反复提到的“行路难”意指什么?
- A. 旅途艰辛
- B. 政治斗争
- C. 经济困难
- D. 文化交流
-
“苍崖壁立”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大海的波涛
- B. 高耸的山崖
- C. 田园风光
- D. 人生的起伏
-
诗中提到的“洛阳争迎苏季子”反映了什么?
- A. 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家乡的思念
- D. 对功名的追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行路难》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乃贤则更具沉思。
-
《春望》同样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感慨,杜甫的笔调更加沉重,而乃贤则通过个人经历反映世态炎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