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拟王筠》
时间: 2025-01-10 11:0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阶前寒雨压灯花,此时望远天无涯。
一掬愁情化江水,龙宫夜静鱼吹沙。
关山不闻刀尺声,机头流黄空月华。
北风吹人霜草折,闺人愁绝空林鸦。
妾心满照君怀处,中途恐被浮云遮。
日月在天水在地,此情此语还相记。
拔心卷施当告谁,愿君分明鉴此意。
怀中半镜老青娥,妾羞锦字缄红泪。
白话文翻译
在台阶前,寒雨压弯了灯下的花,这时望向远方,天际无边无际。
一捧愁绪化作江水,龙宫夜静,鱼儿在沙滩上轻轻吹动。
关山之中听不到刀尺的声音,月光在机头上流淌。
北风吹来,人被霜打,在寒草中折断,闺中女子愁苦至极,空林中乌鸦悲鸣。
我的心思满满都是照耀着你的地方,但中途恐怕被浮云遮掩。
日月在天,水在地,这情这语我仍旧铭记。
我心中难以倾诉,应该告诉谁呢?希望你能清楚我的心意。
怀中那面半镜映出老青娥,妾羞于用锦字缄住红泪。
注释
- 寒雨:寒冷的雨,象征着凄凉的气氛。
- 灯花:灯下的花,暗示着微弱的光亮与希望。
- 江水:象征着愁绪的流淌与无尽。
- 龙宫:传说中的水下宫殿,寓意宁静。
- 机头:古代船只的前部,象征着旅途。
- 闺人:指在闺房中的女子,表现了女性的孤独与愁苦。
- 浮云:象征着变幻不定的情感与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家达,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而感伤。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心情低落之时,受外界环境和自身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愁苦。开篇的“寒雨压灯花”便营造了一个冷清的环境,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哀伤。随着诗的推进,作者运用“江水”与“龙宫”的意象,表达了对心中愁情的流淌与对宁静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北风与霜草的描写加强了孤寂感,而“闺人愁绝”,则突出了女性在情感上的脆弱。诗人用“浮云”来比喻命运的无常,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恐惧与无奈。结尾处,诗人用“半镜老青娥”与“锦字缄红泪”的意象,既表现了对岁月的感慨,也体现了对爱情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阶前寒雨压灯花:描绘了一个寒冷、阴沉的环境,营造出抑郁的氛围。
- 此时望远天无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向远方眺望,感到空旷与无助。
- 一掬愁情化江水:愁绪化作江水,象征着无尽的愁苦。
- 龙宫夜静鱼吹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反衬出内心的波动。
- 关山不闻刀尺声:关山之遥,听不到战斗的声音,表现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 机头流黄空月华:月光洒在船上,暗示着旅途的孤独。
- 北风吹人霜草折:北风的寒冷使草木凋零,象征着情感的脆弱。
- 闺人愁绝空林鸦:描绘了女子的悲伤与孤独,空林中乌鸦的鸣叫进一步加深了忧伤的气氛。
- 妾心满照君怀处: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深情与期盼。
- 中途恐被浮云遮:担心情感被浮云遮挡,隐喻生活中的变数。
- 日月在天水在地: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情感。
- 此情此语还相记:对情感的珍视与铭记。
- 拔心卷施当告谁:无奈地质问,内心的情感难以倾诉。
- 愿君分明鉴此意: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的心意。
- 怀中半镜老青娥:映照出岁月的无情与对美好爱情的怀念。
- 妾羞锦字缄红泪:用锦字缄住的红泪,表现了羞愧与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情化江水”,用江水比喻愁苦,形象生动。
- 拟人:如“北风吹人”,使自然现象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全诗中有较好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雨:象征着凄凉与孤独。
- 灯花:暗示微弱的希望。
- 江水:代表着愁苦的流淌。
- 龙宫: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 北风:传达出严寒与孤寂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阶前寒雨压灯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 A. 喜悦
- B. 凄凉
- C. 兴奋
- D. 安宁
-
“妾心满照君怀处”中“妾心”指的是谁的心?
- A. 诗人的心
- B. 情人的心
- C. 闺中女子的心
- D. 朋友的心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以上都是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曹家达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曹家达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愁苦,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意象上也有明显差异,前者多用自然景物来渲染情感,后者则以月光与酒来表达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韵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