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时间: 2025-01-10 02:10:39

藕丝搓作线,可怜柔脆难胜绢。

忆昔与君期百年,亲怜欢爱终无倦。

侬弱易攀缠,还由君言多华艳。

方惊玉貌不如前,已见君心随颜变。

还君真珠双燕钗,免教入目增悲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藕丝搓作线,可怜柔脆难胜绢。
忆昔与君期百年,亲怜欢爱终无倦。
侬弱易攀缠,还由君言多华艳。
方惊玉貌不如前,已见君心随颜变。
还君真珠双燕钗,免教入目增悲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柔弱的女子用藕丝编织的细线,感慨其脆弱难以与绢相比。她回忆起与爱人曾经约定的百年之好,亲密无间的欢爱之情,直到如今却没有一丝倦怠。她虽然身世弱小,容易被缠绕,却是因为对方的话语华丽而多变。如今感叹自己的容颜不再如昔,已见对方的心意也随着容貌的变化而改变。她将真珠双燕钗还给君子,以免再让自己在悲恋中增添忧伤。

注释

  • 藕丝:指莲藕的丝,柔弱且脆。
  • 搓作线:用藕丝搓成线,形象展现其脆弱。
  • 华艳:指华丽而艳丽的言辞。
  • 玉貌:美丽的容颜。
  • 真珠双燕钗:指一种装饰品,寓意珍贵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彦,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象闻名。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迁的时代,社会的动荡使得个人情感显得尤为珍贵。诗人在此背景下,感慨爱情的脆弱与变迁,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叹息。

诗歌鉴赏

《行路难》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复杂感受。前两句以“藕丝”与“绢”作比,突出了爱情的脆弱与无法承受的现实。接下来的回忆与期许,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在描绘自己弱小身世的同时,也反映了对方的华丽与变幻,暗示着爱情本质的无常。最后,将“真珠双燕钗”还给对方,象征着对失去爱情的释然与自我救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悲伤,也有对爱情本质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藕丝搓作线:用藕丝编织成线,象征脆弱的感情基础。
    • 可怜柔脆难胜绢:感叹这脆弱的感情难以与绢的坚韧相提并论。
    • 忆昔与君期百年:忆起曾经与爱人约定的美好未来。
    • 亲怜欢爱终无倦:曾经的亲密与欢爱没有一丝倦怠。
    • 侬弱易攀缠:女子的弱小使得她容易被情感缠绕。
    • 还由君言多华艳:对方华丽的言辞让她感受到情感的复杂。
    • 方惊玉貌不如前:感叹自己的美貌已经不再。
    • 已见君心随颜变:发现对方的心意也随着容颜的变化而改变。
    • 还君真珠双燕钗:将爱情的象征物还给对方,象征放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藕丝与绢对比,展现爱情的脆弱。
    • 拟人:将情感具象化,赋予其生命。
    • 对仗:整首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爱情的易逝与无常,同时流露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意象分析

  • 藕丝:象征脆弱的情感基础。
  • 真珠双燕钗:象征珍贵的爱情与承诺。
  • 华艳的言辞:指爱情中浮华的表面,易使人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来比喻脆弱情感的材料是: a) 绢
    b) 藕丝
    c) 玫瑰

  2. 诗人对往昔爱情的态度是: a) 忘却
    b) 怀念
    c) 讽刺

  3. 诗中提到的“真珠双燕钗”象征着: a) 财富
    b) 爱情的承诺
    c) 友谊

答案

  1. b) 藕丝
  2. b) 怀念
  3. b) 爱情的承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曾彦的《行路难》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展现了对失去的感情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脆弱与无奈,而后者则通过琵琶声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李白与白居易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