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0:54:54

啮臂盟深记昨宵,九龙人远水迢迢。

春光泄却情如海,一枕沧浪意也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啮臂盟深记昨宵,
九龙人远水迢迢。
春光泄却情如海,一枕沧浪意也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昨日誓言的深刻记忆,虽然与心爱之人相隔千里,春日的美好景色似乎也无法覆盖心中的思念与忧伤,最终只能在一枕波涛中感到无尽的消逝和失落。

注释:

  • 啮臂盟:指的是古代结拜兄弟时,互相咬臂立誓的仪式,象征着深厚的情谊。
  • 九龙:指代远方的人,隐喻距离的遥远。
  • 春光泄却:春天的光景流逝,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情感的流失。
  • 情如海:情感深厚如同大海,广阔而深沉。
  • 沧浪:指的是大海,也可以象征着人生的波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洸,近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他在诗歌中常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竹枝词》系列诗歌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爱情和友情的思考,其中这一首特别表现了对远方挚友的思念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背景或与李洸的个人经历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 其五》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啮臂盟深记昨宵”,即刻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回忆起那种深厚的誓言。接着提到“九龙人远水迢迢”,不仅描绘了距离的遥远,更加深了情感的孤独感。这里,九龙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情感的代名词,远隔千里让人倍感惆怅。

而后两句“春光泄却情如海,一枕沧浪意也消”则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虽春光明媚,却掩盖不了心中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在这里用“沧浪”象征了人生的无常,暗示着人们在经历岁月后,往往会感到情感的消逝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深刻而细腻,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那种深刻而又遥远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啮臂盟深记昨宵:开头一句直接提到誓言的深刻记忆,暗示着过去的情谊。
  2. 九龙人远水迢迢:表现与心爱之人之间的距离,情感的遥远和孤独。
  3. 春光泄却情如海:春光虽美,却无法掩盖心中的情感波澜。
  4. 一枕沧浪意也消:在无尽的波涛中,内心的情感也随之消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大海,形象而深刻。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春光、沧浪等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和爱情的追忆与思念,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啮臂盟:象征深厚的友情。
  • 九龙:距离与思念的象征。
  • 春光:美好而易逝的时光。
  • 沧浪:人生的波折与情感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啮臂盟”指的是: A. 结拜誓言
    B. 远方的朋友
    C. 美好的春日
    D. 大海的波涛

  2. 诗中提到的“九龙”象征: A. 友谊
    B. 距离
    C. 春天
    D. 思念

  3. “一枕沧浪意也消”中的“沧浪”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春光
    B. 人生的波折
    C. 深厚的情感
    D. 远方的山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的思念,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豪放,而李洸则显得更加细腻和内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洸诗集解读》
  • 《竹枝词的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