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蓼花新涨动孤城,
千尺虹梁截岸横。
欲系仙帆无那远,
中流箫鼓望双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孤城边的美丽景致。蓼花在新涨的水中摇曳,千尺高的虹梁横跨在岸边。诗人想要将仙舟系在岸边,却发现远方无处可停。诗人只能在水流中央,听着箫声和鼓声,遥望着双旗招展的方向。
注释:
- 蓼花: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以象征水边的景色。
- 新涨:指水位上涨,带来新的景象。
- 孤城:指偏僻的城池,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千尺虹梁:形容桥梁高大,气势磅礴。
- 仙帆:指神仙的船,象征着超脱尘世的理想。
- 箫鼓:古代乐器,常用以表示乐声和欢庆。
- 双旌:指两面旗帜,象征着远方的希望或旅途的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台,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映射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对未来旅途的期待与未知的惆怅。
诗歌鉴赏:
《竹枝词四首题陈侯东华送别图 其二》是一首描写送别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浓厚的离愁别绪。诗的开头以“蓼花新涨动孤城”引入,描绘了水边蓼花随水波轻轻摇曳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这种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千尺虹梁截岸横”则通过壮观的虹桥,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虹梁的高大使得孤城显得更为渺小,暗示了离别的沉重感。
“欲系仙帆无那远”,诗人希望将自己的理想与友人的未来相连,却又无奈于遥远的旅途,表现出一丝无能为力的惆怅。最后一句“中流箫鼓望双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然身处水中,听着悠扬的箫鼓声,目送着远方的双旗,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
整首诗在意境上兼具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柔软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蓼花新涨动孤城:描写了孤城旁的自然景色,暗示诗人感受到的孤独。
- 千尺虹梁截岸横:虹梁的壮丽与孤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离别的情感。
- 欲系仙帆无那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无奈,仙帆象征着理想与自由。
- 中流箫鼓望双旌:在水中听着乐声,远望双旗,象征着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帆”比喻为理想,表现人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如“箫鼓望双旌”,形成音韵的和谐。
- 意象:通过“蓼花”、“虹梁”和“仙帆”构建出丰富的自然意象,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旅途的无限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蓼花:象征自然的美与生命的脆弱。
- 虹梁:象征雄伟与壮观,体现对理想的追求。
- 仙帆:象征超脱尘世的理想与自由。
- 箫鼓:象征欢庆与离别时的情感交织。
- 双旌:象征着旅途的目标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千尺虹梁”指的是?
- A. 一座桥
- B. 一座山
- C. 一条河
- D. 一棵树
-
填空题:诗中“欲系仙帆无那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____。
-
判断题:诗中的“箫鼓”象征着悲伤的情感。(对/错)
答案:
- A
- 向往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了离别及旅途的孤独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尹台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孤独与理想的思考,但李白偏向于个人的内心挣扎,而尹台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 《明代诗人研究》:对明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生平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