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楼山石笋》

时间: 2024-09-19 21:46:39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意思解释

题楼山石笋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
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笋的形态,像一支笔直的书写工具,伫立在山顶上。作者在表达对这些石笋的赞美以及对不平之事的愤懑,似乎在呼唤有人能够替他一起对青天诉说不满和心声。

注释:

  • 石笋: 指石头形成的笔状突起,常见于某些山峰。
  • 如卓笔: 比喻石笋的形状像书写的笔。
  • 县之: 这里的“县”意为“悬挂”,表示石笋高耸在山顶。
  • 不平者: 指对社会不公正现象感到愤怒的人。
  • 书青天: 向天空诉说、表达心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而闻名,作品涉及多种题材,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白游历过程中,看到自然景观中的石笋,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关切,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白的《题楼山石笋》通过对石笋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石笋如同挺拔的笔,直指苍天,蕴含着诗人的豪情与气概。诗中“县之山之巅”一语,给人以高耸入云的视觉感受,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同时,诗中提到的“谁为不平者”,则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愤慨,表现出李白的侠义情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文关怀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深刻而富有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笋如卓笔”:比喻石笋直立,形似笔,传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县之山之巅”:描绘了石笋的高耸位置,增强了其壮观感。
    • “谁为不平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具有呼唤和期待的意味。
    • “与之书青天”:寄托了诗人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抒发不满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石笋如卓笔”,将石笋比作笔,强化了其形态的特征。
    • 对仗: 诗句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李白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体现了他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

意象分析:

  • 石笋: 代表了自然的伟大与坚韧,也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青天: 象征着公正与自由,诗人希望在广阔的天空下,能够畅所欲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笋如卓笔”是什么意思?

    • A. 形状像笔
    • B. 形状像刀
    • C. 形状像树
  2. “不平者”指的是谁?

    • A. 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慨的人
    • B. 只关心自己的人
    • C. 喜欢安静的人
  3.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 A. 欢乐
    • B. 愤怒与不满
    • C. 伤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题楼山石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更加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后者则注重于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李白诗歌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