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触事感怀》
时间: 2025-01-04 07:30:33意思解释
唐多令 触事感怀
作者:董纪 〔明代〕
原文展示
举眼便凄凉。寒鸦噪夕阳。
二十年多少兴亡。花榭柳台无片瓦,
歌舞地放牛羊。往事莫思量。
说来愁断肠。旧时人都在他乡。
但得酒杯长在手,终日醉何妨。
白话文翻译
抬眼望去,满眼凄凉。寒鸦在夕阳下鸣叫。
二十年来经历了多少兴衰更替。花亭柳台早已破败,
曾经的歌舞场所如今只剩放牧的牛羊。
对于往事不必再去思量,
说出来只会让我愁断肠。昔日的朋友都在他乡,
只要手中常有酒杯,整日醉酒又何妨。
注释
- 凄凉:形容景象或情感的悲凉。
- 寒鸦:指的是秋冬时节的乌鸦,象征凄凉的环境。
- 兴亡:指国家、个人等的兴起与衰落。
- 花榭柳台:指的是昔日的繁华景象。
- 莫思量:不要去思考。
- 愁断肠:形容非常忧愁,忧伤到极点。
- 他乡: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诗中“二十年多少兴亡”可以引发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表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纪,明代诗人,作品多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无奈,其风格常带有忧伤和对往昔的思恋。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故乡及旧时光的深切怀念,生动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唐多令 触事感怀》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深思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思念与无奈。开头的“举眼便凄凉”,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情的孤独与失落。寒鸦在夕阳下的鸣叫,不仅是对秋冬季节的描绘,更像是在唤起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二十年多少兴亡”,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更是对历史兴衰的深刻体悟。诗中“花榭柳台无片瓦”与“歌舞地放牛羊”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繁华已成往事,现今只剩下的牛羊在田野中游荡,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失落。
最后,诗人以“但得酒杯长在手,终日醉何妨”结束,展示了一种洒脱与无奈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无常与痛苦,作者选择以饮酒来麻痹自己,显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同时又带有一种对生活的豁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举眼便凄凉:开篇直接表达作者的感受,抬头一看,满眼的凄凉。
- 寒鸦噪夕阳:寒鸦的叫声与落日的景象相结合,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 二十年多少兴亡:引发对历史的反思,感叹岁月的流逝。
- 花榭柳台无片瓦: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破败不堪。
- 歌舞地放牛羊:繁华的歌舞场所,如今只剩下放牧,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 往事莫思量:劝自己不要再去想那些往事。
- 说来愁断肠:再说下去只会更加悲伤。
- 旧时人都在他乡:昔日的朋友都已不在身边,令人孤独。
- 但得酒杯长在手,终日醉何妨:选择饮酒来解忧,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洒脱。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寒鸦噪夕阳”来形象地传达悲凉的情感。
- 对仗:如“花榭柳台无片瓦,歌舞地放牛羊”,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最终呈现出一种醉酒自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寒鸦:象征孤独与凄凉,暗示秋冬的冷清。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花榭柳台:象征过去的繁华与美好,如今已不复存在。
- 酒杯:作为解忧的象征,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个人的无奈与历史的变迁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B -
“往事莫思量”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往事的逃避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酒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解忧的工具
C. 友情的象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强调饮酒作乐的态度,与董纪的这首《唐多令》相辅相成,展现了面对人生无常时的不同选择和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