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时间: 2025-01-19 21:55:51

秋含砧杵捣斜阳,笛引西风颢气凉。

薜荔惹烟笼蟋蟀,

芰荷翻雨泼鸳鸯。

当年酒贱何妨醉,今日时难不易狂。

肠断旧游从一别,潘安惆怅满头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含砧杵捣斜阳,
笛引西风颢气凉。
薜荔惹烟笼蟋蟀,
芰荷翻雨泼鸳鸯。
当年酒贱何妨醉,
今日时难不易狂。
肠断旧游从一别,
潘安惆怅满头霜。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傍晚,斜阳照射下,砧杵声声,令人感到一阵惆怅。悠扬的笛声引来西风,空气中透着一丝凉意。薜荔缠绕着烟雾,笼罩着在草丛中鸣叫的蟋蟀,雨水打翻了水中的鸳鸯,泛起涟漪。曾几何时,酒价便宜,痛快畅饮无所顾忌;而今时光难得,不易再狂欢。往昔的游玩,因一别而肠断心伤,潘安的惆怅已在他满头的白发中显露无遗。

注释:

  • 砧杵:指的是用来捣打的器具,通常用于制作食物。
  • 颢气:指的是清冷的空气,形容秋日的凉爽。
  • 薜荔:一种常见的藤本植物,常生于山野。
  • 芰荷:指的是水中的荷花,象征着美好与爱情。
  • 潘安:指的是东晋时期的美男子潘岳,常用作美男的代称,诗中提到他是为了表现诗人的惆怅与岁月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彬是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事,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面临着曾经的欢乐时光与如今的孤独感,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日》是一首充满秋天意象的诗,沈彬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日的凉意与人情的冷暖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惆怅。诗的开头以“秋含砧杵捣斜阳”描绘出一种温馨却又略显萧瑟的秋日场景,砧杵的声响让人联想到农家的生活,温暖与辛苦并存。接着,笛声引来西风,凉意袭来,仿佛一切欢乐都被秋风带走。

中间的“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则通过自然界的细节展现了秋日的生机与萧条,蟋蟀的鸣叫与鸳鸯的嬉戏,象征着往昔的甜蜜与现在的孤独。最后,诗人以“当年酒贱何妨醉”与“今日时难不易狂”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难,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含砧杵捣斜阳:秋天的阳光透过砧杵,映衬出斜阳的温暖与孤寂。
  2. 笛引西风颢气凉:悠扬的笛声引来西风,空气中透出凉意,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3. 薜荔惹烟笼蟋蟀:薜荔缠绕在烟雾中,笼罩着蟋蟀,形成一种静谧的秋日氛围。
  4. 芰荷翻雨泼鸳鸯:雨水打翻了水中的鸳鸯,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动荡。
  5. 当年酒贱何妨醉:往昔酒价便宜,纵情畅饮的无忧无虑。
  6. 今日时难不易狂:现如今生活艰难,难以再像以前那样狂欢。
  7. 肠断旧游从一别:对往日游玩的追忆,因离别而感到心碎。
  8. 潘安惆怅满头霜:提到潘安,表明对美好时光的惆怅与叹息,暗示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肠断”比喻心中的痛苦。
  • 拟人:如“笛引西风”,赋予风以人的特性。
  • 对仗:如“当年酒贱何妨醉,今日时难不易狂”,对比明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萧瑟与成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砧杵:象征着劳动与生活,传递出人间的温暖。
  • 笛声:代表着音乐与情感,暗示着心中的忧愁。
  • 蟋蟀: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秋天的冷清。
  • 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显示出曾经的甜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潘安”是谁?

    • A. 一位著名的美男子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历史人物
  2. “秋含砧杵捣斜阳”中的“砧杵”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用于捣打的工具
    • C. 一种植物
  3. 诗中“今日时难不易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C. 对过去的留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秋日诗作,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另一首诗,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与《秋日》对比:
    • 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而沈彬的诗则结合了对过往欢愉的追忆,情感上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