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曲寄孟阳 其四》

时间: 2025-01-04 09:06:11

欸细清宵祇自亲,于今欢笑总成颦。

无端见面无端别,悔不为君绝念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恨曲寄孟阳 其四
作者: 张乔 〔明代〕

欸细清宵祇自亲,于今欢笑总成颦。
无端见面无端别,悔不为君绝念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冷的夜晚,独自感受着亲近的情愫,如今的欢笑却都化作了忧愁。
无缘无故的相见又无缘无故的离别,我懊悔自己为何不为你绝对的忘记那个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欸细: 细微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
  • 清宵: 清冷的夜晚。
  • : 只是,仅仅。
  • 欢笑: 喜乐的笑声。
  • 成颦: 变成了皱眉,这里指欢乐变成了忧愁。
  • 无端: 没有理由。
  • 绝念人: 彻底忘记那个人。

典故解析: 此诗表达了对恋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奈,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复杂体验。离别与相聚的无常,往往给人以无尽的惆怅。这种情绪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许多诗人都以此为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苦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代中期,生平较少记载。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乔对友人孟阳的寄情之作,借以表达他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困惑,反映出当时文人对于友情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离恨曲寄孟阳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作品,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开头的“欸细清宵”立刻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使人在想象中感受到夜的寂静与孤独;而“欢笑总成颦”则表达了情感的反差,欢笑与忧愁的交替,令人感到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作者在无端的见面与别离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尤其是最后一句“悔不为君绝念人”,将情感的矛盾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悔恨。作者渴望绝念,却又无法做到,这种情感的挣扎让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思考。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通过清冷的夜晚与欢笑的对比,展现了思念的深度,也使得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无奈与惆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普遍而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正是其艺术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欸细清宵祇自亲: 在这清冷的夜晚,独自享受着亲近的情感。
  • 于今欢笑总成颦: 如今的欢笑却都转化为忧愁,令人感到失落。
  • 无端见面无端别: 相见与离别之间没有理由,显得特别无奈。
  • 悔不为君绝念人: 懊悔自己为何不为你彻底忘记那个人,表达了深切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 “欢笑”与“颦”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 将情感赋予夜晚,使得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相互映衬。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透露出人们在面对感情时的无奈与悔恨,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宵: 代表孤独与思索的时刻。
  • 欢笑: 过去美好的时光,象征快乐。
  • : 皱眉,象征着忧愁与失落。
  • 绝念: 表达一种渴望忘却的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情感的细腻变化,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欢笑总成颦”是什么意思?
    A. 欢乐转为忧愁
    B. 永远欢笑
    C. 无忧无虑

  2. “悔不为君绝念人”中的“绝念”指的是什么?
    A. 绝对的思念
    B. 完全忘记
    C. 忘记一半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长恨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 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张乔的这首诗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尽管同样涉及离别与思念,但白居易更侧重于爱情的悲剧,而张乔则表现出对友谊的深切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