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仿佛是云彩般的衣裳和花朵般的容貌。在春风轻拂的阳光下,露水显得格外丰盈。如果不是在群玉山巅见到她,我想我们会在瑶台的月光下相遇。
注释:
- 云想衣裳:形容女子的衣服如同云彩般轻盈。
- 花想容:形容女子的容貌如花朵般美丽。
- 春风拂槛:春风轻拂窗槛,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露华浓:露水的光泽特别浓厚,象征着清新明丽。
- 群玉山头:传说中的仙山,暗指极高的地方。
- 瑶台:指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相会。
典故解析:
- 群玉山:传说中的仙山,寓意美好与高贵。
- 瑶台:古代神话中人间与天界的交汇之处,象征着人间与仙界的美好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诗人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理想和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清平调·其一》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对美的极致追求。开篇以“云想衣裳花想容”双关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优雅与美丽,仿佛将自然的精华融入了她的衣裳与容颜中,极具视觉冲击力。接着,诗人运用“春风拂槛露华浓”来传达一种柔和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春风的温暖和露水的清新,交织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若非群玉山头见”与“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对比,表达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情感。诗人希望在理想的境地与心爱之人相遇,传递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的诗才,更体现了他对世俗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想衣裳花想容:以云与花为比喻,突显女子的衣服与容貌之美。
- 春风拂槛露华浓:春风的温柔与露水的清新,营造出温暖的春意。
- 若非群玉山头见:假如没有在天上见到的那种美丽。
- 会向瑶台月下逢:期望在理想的仙境中相遇,寄托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云彩与花朵。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中的元素(云、花、春风、露水)构建出一种美丽的画面。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 云:象征轻盈与自由。
- 花:象征美丽与生命力。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露华:象征清新与纯洁。
- 群玉山:象征高贵与理想。
- 瑶台:象征美好的相会与神秘的爱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云想衣裳”用来形容什么?
- A. 诗人的衣服
- B. 美丽女子的衣服
- C. 自然的景色
- D. 诗人的思想
- 诗中提到的“瑶台”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相遇
- B. 理想的相遇
- C. 诗人的故乡
- D. 诗人的生活
- 诗中“云想衣裳”用来形容什么?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女性之美。
- 杜甫的《丽人行》,同样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与白居易《长恨歌》:两者都描绘了美丽的女子,但李白更注重自然意象的结合,而白居易则侧重于爱情故事的叙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