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时间: 2025-01-06 08:44:46意思解释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原文展示
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
近看除刺史,还喜得吾贤。
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老思筇竹杖,冬要锦衾眠。
不作临岐恨,惟听举最先。
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
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
君行射洪县,为我一潸然。
白话文翻译
李使君的家世显赫,像黄丞相一样,名声自颍川而来。
最近他被任命为刺史,我非常高兴能得到这样的人才。
不知道五匹马何时能到达,听说双鱼已经传来好消息。
我年纪大了,想要靠着竹杖行走,冬天需要锦被来保暖。
不再为离别时的遗憾而忧伤,只想听到他最先的消息。
火云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山中的驿站让我心灵清醒。
陈公的遇害让我至今对蜀道感到怜惜。
李君前往射洪县,为我带来一丝感动。
注释
- 籍甚:家世显赫,显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 黄丞相:指黄承儿,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象征着权势和名声。
- 五马:指五匹马,象征着官员出行的仪仗。
- 双鱼:可能指的是某种好消息的传递。
- 筇竹杖:竹杖,象征着年迈的老人出行时的拐杖。
- 锦衾:用锦缎做的被子,象征着温暖和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尤其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他因战乱而漂泊,感受到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李使君是杜甫的朋友,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诗歌鉴赏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是杜甫在朋友李使君被任命为刺史时写的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以及对官场的思考。诗中开篇以李使君显赫的家世为引,强调了他的重要性和自身的期待。接着,杜甫提到自己对李使君的欣赏,既表现出对友人的赞赏,又暗含了对官场清明的渴望。
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意象,如“火云挥汗日”和“山驿醒心泉”,这不仅表现了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通过对李使君前途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杜甫展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句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功底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籍甚黄丞相:开篇以黄丞相为引,表明李使君的家世显赫。
- 能名自颍川:李使君的名声源于颍川,突出了他的才华。
- 近看除刺史:最近被任命为刺史,表现出对李使君的欣赏。
- 还喜得吾贤:杜甫对李使君的任命感到高兴。
- 五马何时到:期待李使君的到来。
- 双鱼会早传:双鱼传来好消息,象征着希望。
- 老思筇竹杖:诗人自述年老,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 冬要锦衾眠:表达了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 不作临岐恨:不再为离别而感到遗憾。
- 惟听举最先:希望听到李使君的消息。
- 火云挥汗日:自然描写,象征艰苦环境。
- 山驿醒心泉:山中水泉使人清醒,象征心灵的宁静。
- 遇害陈公殒:提到陈公的遇害,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
- 于今蜀道怜:对蜀道的感慨,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 君行射洪县:对李使君的祝福,期望他能有所作为。
- 为我一潸然:李使君的离去让杜甫感到伤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火云挥汗日,山驿醒心泉”,形成和谐的音韵。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增强诗歌的意境。
- 排比: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气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使君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杜甫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前途的迷茫与期待,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丞相:象征权势与名声。
- 竹杖:象征年迈与经历。
- 双鱼:象征好消息与希望。
- 火云与山泉:自然意象,象征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黄丞相是谁?
- A. 黄承儿
- B. 黄巢
- C. 黄公望
- D. 黄景仁
-
诗中提到的“筇竹杖”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财富
- D. 权力
-
诗中“老思”指的是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望
- C. 对朋友的祝福
- D. 对生活的不满
答案
- A. 黄承儿
- B. 年老
- A. 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登高》 vs.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两首诗都表现了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但《登高》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则更侧重于对朋友的祝福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