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归金山寺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
驻锡逢山色,停杯见浪痕。
秋涛吞楚驿,晓月上荆门。
为访题诗处,莓苔几字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一位僧人回金山寺的情感。诗人回到江边的寺庙,心中依然铭记着昔日师父的恩情。驻足在山色环绕的地方,放下酒杯欣赏着水面上的波纹。秋天的潮水吞没了楚地的驿站,清晨的明月升起在荆门之上。为了寻找当年题诗的地方,苔藓上依稀留存着几笔字迹。
注释
- 老归:老,指年长或久居;归,返回。合起来指诗人年长后回到寺庙。
- 江上寺:指位于江边的寺庙,象征着归宿与宁静。
- 驻锡:驻留或停留。
- 山色:山的风景。
- 停杯:放下酒杯,表示不再饮酒,专心欣赏风景。
- 浪痕:水面上波浪留下的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秋涛:秋天的潮水,传达出季节的特征。
- 楚驿:楚地的驿站,指古代交通要道的驿站。
- 晓月:清晨的月亮,通常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荆门:地名,古代的荆州,象征着边疆和远方。
- 莓苔:苔藓,生长在阴湿地方,象征着时间的痕迹。
- 几字存:指当年所题的字迹依然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 790-835),字子渊,号惭愧,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在诗歌创作上受到王维、李白的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风光与人情世故,作品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许浑晚年,他回忆往昔,感怀师恩,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描绘山水和景色,透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送僧归金山寺》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风光的诗。诗人以“老归江上寺”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恬静的江边寺庙。这里不仅是诗人心灵的归宿,也是对旧时师恩的深刻铭记。接下来的“驻锡逢山色,停杯见浪痕”描绘出一幅静谧美好的画面,诗人在此停留,放下酒杯,专注于眼前的山水,表现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心境。
“秋涛吞楚驿,晓月上荆门”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达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秋天的海潮淹没了往日的驿站,清晨的月亮冉冉升起,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与希望的延续。最后一句“为访题诗处,莓苔几字存”则带有追忆的意味,苔藓上残存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过往的深情回顾,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归江上寺:年长的诗人回到江边的寺庙,表示对过往的回忆。
- 不忘旧师恩:铭记昔日师父的恩情,表达了感恩的态度。
- 驻锡逢山色:在美丽的山色中停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停杯见浪痕:放下酒杯,注意到水面上波浪的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秋涛吞楚驿:秋天的潮水淹没了楚地的驿站,暗示着历史的变迁。
- 晓月上荆门:清晨的明月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为访题诗处:为了寻找当年题诗的地方,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莓苔几字存:苔藓上留有几笔字迹,象征着时间的痕迹与记忆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驻锡逢山色,停杯见浪痕”,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波浪的痕迹比作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意象:诗中大量使用自然意象,如“秋涛”、“晓月”等,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思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过去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师恩的感激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的情感基调是温柔而深邃,给人以启迪与感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上寺:象征着归宿与宁静。
- 山色:自然的美丽,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浪痕: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秋涛:秋天的潮水,传达出季节的特征。
- 晓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莓苔:时间的痕迹,代表着记忆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归”指的是什么? A. 年轻人回家
B. 老人返回寺庙
C. 诗人失去的记忆
D. 自然的变化 -
“停杯见浪痕”中“浪痕”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时间的流逝
C. 风景的变化
D. 友人的离去 -
诗中提到的“秋涛”是指哪个季节的潮水?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写送别场景,表达离别时的情感。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早晨的自然景象,体现诗人的豪情。
诗词对比
- 许浑的《送僧归金山寺》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许浑更侧重于对师恩的感怀,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卓越才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