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题湖上》

时间: 2025-01-06 12:36:50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题湖上
白居易 〔唐代〕

湖上春来似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湖上,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群山环绕,湖面开阔如水平铺展。
松树在山前排成千层翠绿,
月光点缀着波心,宛如一颗明珠。
碧绿的地毯上,早稻悄然抽穗,
青色的罗裙轻轻展开,映衬着新蒲。
我未能将杭州抛弃,
一半的心留在了这个湖畔。


注释

字词注释

  • 似画图:像画一样,形容风景的美丽。
  • 乱峰:杂乱的山峰。
  • 水平铺:形容湖面像铺开的水平面。
  • 千重翠:形容松树的绿意层层叠叠。
  • 月点波心:月光照在波浪的心头,形象生动。
  • 碧毯:指绿油油的稻田。
  • 早稻:春天种下的稻谷,表示新生。
  • 青罗裙带:形容新蒲的柔美。
  • 勾留:留恋、留住。

典故解析
诗中虽无明显典故,但通过“杭州”一词,可以联想到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杭州,诗人对于美丽湖泊的留恋,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而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春题湖上》创作于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诗人被赋予了观察和描绘自然美的任务,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和对杭州自然的眷恋。


诗歌鉴赏

《春题湖上》是白居易描绘春天湖泊美景的一首诗,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联“湖上春来似画图”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画的春天景色,诗人用“似画图”形容湖上的春光,突显了自然之美的和谐与静谧。接下来的描写中,山峰的环绕、松树的苍翠、月光的点缀,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诗中“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描绘了田野的生机与活力,早稻的生长与新蒲的伸展,象征着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希望。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杭州的留恋,尽管他未能完全离开杭州,但那份情感的牵挂与依恋却是难以割舍的。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春来似画图:春天的湖泊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形象生动。
  • 乱峰围绕水平铺:描绘湖泊被山峰环绕的景象,生动展现出湖面的开阔。
  • 松排山面千重翠:形容松树的绿意层层叠叠,增强了自然的层次感。
  • 月点波心一颗珠:月光点在波心上,如同珍珠般闪耀,描绘了宁静的夜晚。
  • 碧毯线头抽早稻:生动描绘了春天稻田的生长,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青罗裙带展新蒲:青色的蒲草轻柔地摇摆,展现出春日的温柔与生机。
  • 未能抛得杭州去:表达了对杭州的留恋。
  • 一半勾留是此湖:一半的心情留在了这幅美丽的湖泊中,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上春来似画图”,将春天的湖泊比作画卷,生动形象。
  • 对仗:如“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整齐的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湖光山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和谐。
  • :代表生机与希望。
  • 山峰:象征稳固与永恒。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青。
  • 月光:象征清幽与美好。
  • 稻田:象征丰收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上春来似画图”中的“画图”指的是什么?
    A. 一幅画
    B. 春天的景色
    C. 湖泊的波纹

  2. “碧毯线头抽早稻”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秋天的丰收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人对杭州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留恋
    B. 厌恶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关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物展现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白居易《春题湖上》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和谐,后者则强调了高处的视野与壮阔的景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