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

时间: 2025-01-06 14:04:04

画栋栖朝霞,层檐宿秋雾。

振衣坐前楹,援琴写中素。

幽泉鸣涧深,落花荡春莫。

油然闻至音,令人起遐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

画栋栖朝霞,层檐宿秋雾。
振衣坐前楹,援琴写中素。
幽泉鸣涧深,落花荡春莫。
油然闻至音,令人起遐慕。

白话文翻译:

在晨曦中,画栋高耸,栖息着朝霞;
层层屋檐间,笼罩着秋天的雾气。
我轻拂衣襟坐在楼前的柱子下,
拨动琴弦,抒写心中的素雅。
幽静的泉水在深涧中流淌,
落花在春天的水面上轻轻荡漾。
不由自主地听到那传来的音乐,
令我心中生起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注释:

  • 画栋:指装饰华美的房屋,上面绘有图案的屋檐。
  • :栖息,停留。
  • 层檐:多层的屋檐。
  • 振衣:振动衣服,形容人随着风轻轻摆动。
  • 援琴:弹奏琴。
  • 中素:指内心的素雅情感。
  • 幽泉:形容水流清幽,安静。
  • 荡春莫:春天的花瓣在水面上轻轻摇荡,随波漂浮。
  • 油然:不由自主地,自然地。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以及弹琴的行为常常出现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广洋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作者在忠勤楼上聆听琴声,感受到自然与音乐的和谐美。此时的社会背景是明代,文人雅士追求抒发情感和自我修养,诗人借助弹琴这一行为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画栋栖朝霞”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清晨,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灵动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接着,诗人描写了自己在楼前的情景,振衣坐前,援琴写素,极具画面感。这种安静和优雅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之中。

而后半部分“幽泉鸣涧深,落花荡春莫”,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泉水的鸣响与落花的飘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最后一句“油然闻至音,令人起遐慕”,则是对琴声的感慨,也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栋栖朝霞: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晨景,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2. 层檐宿秋雾:层层屋檐下的秋雾,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与淡淡的忧愁。
  3. 振衣坐前楹:诗人以轻松的姿态坐下,表现出一种随意和从容的态度。
  4. 援琴写中素:弹琴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
  5. 幽泉鸣涧深:声音悠远的泉水,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落花荡春莫:春天的花瓣随水波轻轻荡漾,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
  7. 油然闻至音:不由自主地听到琴声,表现出诗人对美好音乐的感知。
  8. 令人起遐慕:引发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无限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如“落花荡春莫”,利用意象表达情感。
  • 对仗:如“画栋”与“层檐”,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幽泉鸣涧深”,泉水似乎在轻声吟唱,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情感,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栋:象征华美的生活环境。
  • 朝霞:代表希望与美好的开始。
  • 秋雾:带有一丝忧郁,象征时间的流逝。
  • 幽泉:象征清静与内心的宁静。
  •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与美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汪广洋
    • D. 陶渊明
  2.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不包括哪个?

    • A. 朝霞
    • B. 秋雾
    • C. 冬雪
    • D. 落花
  3. 诗中“振衣坐前楹”的意思是什么?

    • A. 站立
    • B. 坐下
    • C. 行走
    • D. 跳舞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汪广洋的《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但汪广洋的诗更为细腻,李白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