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邓嘉缜
绿杨如荠将堤绕。
一棹晴江晓。
临流亭子碧阑干。
阑外杏花红意十分酣。
春水船如天上坐。
双橹摇烟破。
起来怪底怯轻寒。
篷背昨宵宿雨未曾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绿杨如同荠菜一样环绕着堤岸,一只小船在晴朗的江面上轻轻划行。临近水边的亭子,碧绿的栏杆映衬着外面杏花的娇艳,春水轻轻荡漾,仿佛船只在天上漂浮。双桨摇动着烟雾似的水面,我终于起身,却感到一丝轻寒让人畏惧。船帆背后,昨夜的雨水仍未干透。
注释:
字词注释:
- 如荠:形容杨树的嫩绿,像荠菜一样。
- 一棹:一只小船在划行。
- 碧阑干:绿色的栏杆。
- 杏花:春天开花的杏树,象征春暖花开。
- 春水:春天的河水,清澈而温暖。
- 怪底:感到奇怪。
- 怯:害怕、畏惧。
- 未曾乾:尚未干透的意思,指雨水未干。
典故解析:
- 杏花:古代文人常以杏花象征春天和爱情,诗中通过杏花渲染出春天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86-1940),近代诗人,字子华,曾任职于国民政府,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他的诗风多用清丽婉约的语言,常以自然景物抒情,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春日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雨景的思考与惆怅。
诗歌鉴赏:
《虞美人》以清新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绿杨如荠将堤绕”便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杨柳的柔美,给读者一种春日的清新感觉。接着“一棹晴江晓”,则通过小船晨行的画面,进一步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临流亭子碧阑干,阑外杏花红意十分酣”两句,展现了亭台楼阁的雅致与杏花的烂漫,色彩与意境交融,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春水如镜,船只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置身于天上的幻境,令人心旷神怡。然而,最后两句却流露出一丝怅然的情绪,“怪底怯轻寒”表达了对春寒的微微畏惧,同时“篷背昨宵宿雨未曾乾”又将诗人对雨后的思考与感慨引入,形成了一个对比,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冬季的余寒,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杨如荠将堤绕:描绘春天绿杨如荠般生机盎然,环绕着堤岸。
- 一棹晴江晓:小船在晨光中轻轻划动,展现宁静的江面。
- 临流亭子碧阑干:亭子临水而立,栏杆碧绿,环境优雅。
- 阑外杏花红意十分酣:杏花在栏外怒放,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 春水船如天上坐:春水如镜,船只看似在空中漂浮。
- 双橹摇烟破:双桨划动,划破水面如烟的波纹。
- 起来怪底怯轻寒:起身后却感到一丝寒意让人畏惧。
- 篷背昨宵宿雨未曾乾:船帆背后仍带有昨夜雨水的湿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荠比喻绿杨,形象生动。
- 拟人:春水船如天上坐,赋予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春水船如天上坐,双橹摇烟破”展现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和天气变化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象征春天的生命力。
- 杏花:象征爱情与春天的希望。
- 春水:象征着生机与流动的时间。
- 船: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虞美人》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邓嘉缜
- C. 杜甫
-
诗中“阑外杏花红意十分酣”中的“杏花”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忧伤
- B. 春天的希望与爱情
- C.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春水船如天上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宁静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展现春天的美好与情感。
- 温庭筠《更漏子》: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孤独与思乡,而邓嘉缜的诗则展现春日的生机与美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 各类古典文学作品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