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一 庚申七夕后二日,辟寇南玉港村居,卧病感怀》
时间: 2025-01-17 10:16: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一
凄凉时节凄凉雨。
人在凄凉里。
荒村无处访秋花。
只有豆棚瓜架是生涯。
安排砚墨应无地。
麋鹿为群已。
牙签玉轴委泥沙。
试问客居何处客无家。
白话文翻译:
在这凄凉的季节,天空下着凄凉的细雨。
人们都身处这片凄凉之中。
荒凉的村庄里,哪里还有秋花可寻?
只有豆棚和瓜架是我生活的依靠。
我安排好砚墨,却发现没有地方可写。
麋鹿已经成群而去。
牙签和玉轴都被泥沙埋没。
我想问,身为客居的我,何处才是我的家?
注释:
- 凄凉:形容环境或心情的孤寂、悲凉。
- 豆棚、瓜架:指种植豆类和瓜类的棚架,象征简单的生活。
- 砚墨:指文人书写的工具,表现出作者对书写的渴望与困境。
- 麋鹿:古代常见的动物,这里象征着自由与归属。
- 牙签、玉轴:古代文人的工具,象征着文人生活的细腻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斐仲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风清新而含蓄,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创作背景:诗作于庚申年(约公元1600年)七夕后二日,作者身处南玉港村,因病卧床,心中感怀,愈发感受到生活的凄凉与孤独。此时正值秋季,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以凄凉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露了作者的孤独与失落。开头的“凄凉时节凄凉雨”直接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接着以“人在凄凉里”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无奈与孤寂。诗中反复出现的“凄凉”二字,不仅传达了环境的寒冷,更是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映射。
“荒村无处访秋花”一句,表现出即使在这个季节,作者也难以找到一丝生机与美好,周围的荒凉与凋零让他倍感失落。虽然“豆棚瓜架是生涯”,但这仅仅是生存的依靠,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接下来,诗人谈及“砚墨应无地”,展现出他对创作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文人对生活的追求在此处显得格外悲哀。
最后两句“试问客居何处客无家”则将主题推向顶峰,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个流浪者的无奈与迷茫,仿佛在问世间何处才是他的归宿。这种对家与归属的思考,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们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凄凉时节凄凉雨: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 人在凄凉里:强调人的孤独与绝望。
- 荒村无处访秋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 只有豆棚瓜架是生涯:生活的简陋与无奈。
- 安排砚墨应无地:创作的愿望与实际的无力感。
- 麋鹿为群已:暗示归属感的缺失。
- 牙签玉轴委泥沙:艺术与生活的冲突。
- 试问客居何处客无家:对归属感的深切思考与自我质疑。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豆棚、瓜架”对称,更加突出生活的简单。
- 拟人:将“麋鹿”描绘成已成群,暗示对归属的渴望。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失落与对归属的渴望展开,展现了人在异乡生活的无奈与对家的思念。
意象分析:
- 凄凉:象征孤独与失落。
- 秋花:美好的事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豆棚、瓜架:体现了简单而艰辛的生活。
- 砚墨:象征创作的渴望与理想。
- 客无家:最终的孤独感与对归宿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豆棚”和“瓜架”象征什么?
- A. 壮丽的风景
- B. 简单的生活
- C. 诗人的事业
- D. 朋友的陪伴
-
“试问客居何处客无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家的思念
- B. 对朋友的想念
- C. 对未来的期望
-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C. 清代
- B. 简单的生活
- A. 对家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虞美人》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突出夜晚的孤独情绪,而《虞美人》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出一种更为深入的失落感。
- 《登高》则是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境遇的思考,情感上更为宏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斐仲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