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早行》

时间: 2025-01-02 13:05:27

汉阳矶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早行 杨士奇 〔明代〕 汉阳矶上鼓初稀,烟柳昽昽一鹊飞。 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

白话文翻译:

在汉阳矶上,鼓声初歇,稀疏可闻;烟雾缭绕的柳树间,一只喜鹊轻盈飞翔。乘着月光行进,不觉路途遥远;江面上风露浓重,湿透了行人的衣裳。

注释:

  • 汉阳矶: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靠近长江。
  • 昽昽:形容烟雾朦胧的样子。
  • 乘月:趁着月光。
  • 风露:指江面上的风和露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泰和人。他历仕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四朝,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杨士奇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江上行旅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上早行的静谧与清新。诗人可能是在旅途中,清晨时分乘船经过汉阳矶,被周围的景色所触动,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上早行的情景。首句“汉阳矶上鼓初稀”,通过鼓声的稀疏,暗示了清晨的宁静。次句“烟柳昽昽一鹊飞”,以烟雾缭绕的柳树和飞翔的喜鹊,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机。后两句“乘月不知行处远,满江风露湿人衣”,则表达了行旅中的感受,月光下的行进不觉路途遥远,而江面上的风露则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凉意。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含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切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鼓初稀”描绘了清晨的宁静,鼓声的稀疏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 次句以“烟柳昽昽”和“一鹊飞”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烟雾和飞鸟增添了清晨的活力。
  • 第三句“乘月不知行处远”表达了行旅中的感受,月光下的行进让人不觉路途遥远。
  • 末句“满江风露湿人衣”则通过触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清晨江面的凉意。

修辞手法:

  • 拟人:“烟柳昽昽”中的“昽昽”形容烟雾朦胧,赋予了烟雾以人的情感。
  • 比喻:“满江风露湿人衣”中的“湿”字,比喻了清晨江面的凉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早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行旅生活的感受,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

意象分析:

  • 汉阳矶:地名的意象,代表了具体的地点。
  • 烟柳:烟雾和柳树的结合,形成了朦胧的画面。
  • 鹊飞:喜鹊的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风露:江面上的风和露水,通过触觉传达了清晨的凉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 A. 汉阳矶 B. 黄鹤楼 C. 岳阳楼 D. 滕王阁
  2. 诗中描述的清晨景象包括哪些元素? A. 鼓声、烟柳、喜鹊、风露 B. 钟声、松树、乌鸦、霜露 C. 笛声、竹林、燕子、雨露 D. 琴声、梅花、鹤、雪露
  3. 诗中“乘月不知行处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行旅的孤独 B. 行旅的疲惫 C. 行旅的愉悦 D. 行旅的迷茫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同样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士奇的《江上早行》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都描绘了江边的景色,但杨诗更注重清晨的宁静与清新,而杜诗则更多展现了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杨士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杨士奇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