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东曲
作者: 孟郊 〔唐代〕
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
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
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珪玉。
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
南阳公首词,编入新乐录。
白话文翻译:
樱桃花开得参差不齐,香气如雨般洒下,红色的花瓣轻轻飘落。
美人在花间微笑着争相采摘,湿润的罗衣上点缀着花瓣。
我在吟唱《清东曲》,明亮的眼睛如同美玉般闪耀。
坐在船上的青年,来回上下打量,似乎没有看够。
南阳公的诗词,已经被编入新的乐曲中。
注释:
- 樱桃花:樱桃树的花,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香雨:形容花瓣雨落,带有香气。
- 湿罗衣:指美人因采花而沾湿的衣服。
- 清东曲:一种古代乐曲,传达了清新雅致的情感。
- 明眸艳珪玉:形容眼睛明亮,如同美玉般动人。
- 青巾艑上郎:指船上的青年,青巾为其装束。
- 南阳公首词:南阳公指的是南阳的一个名人,传说中他有很多美丽的诗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世的推崇。孟郊的诗多描写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象,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唐代,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及对生活情感的追求。孟郊在诗中通过描绘樱桃花和美人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清东曲》以樱桃花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樱桃花的“参差”与“香雨”交织,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美丽。诗中美人的形象鲜活,湿润的罗衣和含笑的神态,透露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与妩媚。接着,诗人引入“清东曲”,将乐曲的清新与美人相结合,形成一种音韵与视觉的双重享受,给人以心灵的愉悦。
“明眸艳珪玉”一句,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将美人的眼睛描绘得如同美玉般璀璨,寄托了对美的追求。最后一句“上下看不足”,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渴望与难以满足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南阳公的提及,暗示了诗词在美好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表现了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这种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和谐关系,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
描绘樱桃花的开放状态,花开得错落有致,花瓣如雨般洒落,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气息。 -
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
形象地表现了美人在花丛中微笑着采花的场景,湿润的衣服增添了她的娇美与生动感。 -
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珪玉。
诗人吟唱着《清东曲》,眼神明亮,体现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享受。 -
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
这里的青巾青年反复打量,表现了对美的渴望,似乎永远看不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眸艳珪玉”,将眼睛比作美玉,强调美的特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和美人的形象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希望。
- 美人:代表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青巾郎: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东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孟郊
C. 杜甫
D. 白居易 -
“明眸艳珪玉”中的“明眸”是指什么?
A. 明亮的眼睛
B. 明亮的心情
C. 明亮的月光
D. 明亮的星星 -
本诗中描绘的花是什么花?
A. 玫瑰
B. 樱桃花
C. 桃花
D. 荷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孟郊的《清东曲》与杜甫的《春夜喜雨》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人的形象,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孟郊评传》
以上信息为《清东曲》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