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送从叔简赴举》

时间: 2025-01-04 09:33:05

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

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

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

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
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
于此逍遥场,忽奏别离弦。
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的场景,百尺高的杉树根扎在石头上,山泉清澈见底。倚靠在树旁,心情愉悦,思路清晰;饮水时,诗意充盈。此刻我在这逍遥的地方,忽然响起了离别的曲调。看到那薜萝子,心中不禁微笑,它与我不同,今年并没有欢快地鸣叫。

注释:

  • 石根:指石头的根部,强调自然的坚硬与高耸。
  • 百尺杉:形容杉树高大,给人以壮丽的感觉。
  • 山眼:山中的水源,泉水的形象。
  • 道气高:指在山中倚靠之时,心境开阔,气质高远。
  • 饮之:饮水,象征诗人的灵感源泉。
  • 逍遥场:意为自在的地方,表达诗人悠闲的心情。
  • 别离弦:象征离别的声音,带有伤感。
  • 薜萝子:一种植物,生长在山中,象征自然中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孟贾”。他以清新、深刻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是在孟郊送别好友时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朋友前途的祝福。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离别的感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对友人未来的期望和对当下情境的珍惜。

诗歌鉴赏: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以自然景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石根百尺杉,山眼一片泉”引人入胜,展示了大自然的壮观。高耸的杉树和清澈的泉水,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接下来的“倚之道气高,饮之诗思鲜”,则体现了诗人在此处的自在与畅快,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诗意的世界中。

然而,转折处的“忽奏别离弦”则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忧伤。离别的乐音让诗人意识到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无奈。在这逍遥的场所,虽然自然的美丽让人流连,但终究离别是不可避免的。“却笑薜萝子,不同鸣跃年”一句,借用薜萝子对比,似乎在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此时,诗人的微笑中透出一丝无奈,仿佛在说即使自然依旧,但人情却已难以重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惆怅,展现了孟郊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深邃与意象丰富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根百尺杉:高大的杉树根扎在石头上,象征坚韧与高远。
  2. 山眼一片泉:清澈的泉水在山中流淌,强调自然的美丽。
  3. 倚之道气高:倚靠在杉树上,心情愉悦,志向高远。
  4. 饮之诗思鲜:喝泉水时,诗意涌现,灵感充沛。
  5. 于此逍遥场:在这逍遥的地方,享受自然的宁静。
  6. 忽奏别离弦:突然响起离别的乐曲,暗示即将分别。
  7. 却笑薜萝子:看到薜萝子,虽感伤却也微笑,表达复杂的内心。
  8. 不同鸣跃年:时间流逝,友人的生活与自己不同,感叹岁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与心境的结合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每句之间有着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把薜萝子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惆怅与祝福,同时通过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杉树:象征坚定与高远,代表理想与追求。
  •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清新与灵感。
  • 薜萝子:象征生命的繁茂,反映年华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 A. 山河
    • B. 杉树与泉水
    • C. 花草树木
  2. “石根百尺杉”中的“百尺”用来形容什么?

    • A. 杉树的高度
    • B. 时间的流逝
    • C. 诗的长度
  3.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祝福与惆怅
    • C. 嫉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山中送从叔简赴举》:两者都描写了山水的美丽,但王维更偏重于宁静与孤独的享受,而孟郊则更聚焦于人际关系中的离别与祝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郊诗集》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