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鸟鸣春日晓,喜见竹门开。
路自高岩出,人骑大马来。
折花林影断,移石洞阴回。
更欲留深语,重城暮色催。
白话文翻译:
春日清晨,鸟儿欢鸣,看到竹门打开,心中甚是高兴。
小路从高高的岩石中延伸出来,一个骑着大马的人来了。
我在林中折下一朵花,林中的影子随之消散,
移动石头,阴影又回到了洞内。
更想与你长谈,但黄昏的暮色催促着我们离去。
注释:
- 鸟鸣:鸟儿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竹门:竹子做的门,表示田园的宁静和自然。
- 高岩:指高高的山岩,象征自然的雄伟。
- 大马:指骑马的人,可能是朋友的到来。
- 折花:采摘花朵,表现春天的生机。
- 林影:树木的影子,象征自然的变化。
- 洞阴:山洞中的阴影,代表幽静之处。
- 重城:指城墙或城市,暗示归途的催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抒情诗和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友人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到来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春喜友人至山舍》是一首描绘春日早晨与友人相聚的诗。开篇“鸟鸣春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清新的气息,鸟儿的歌唱象征着生命的重新苏醒。接着,诗人看到竹门开启,心中充满了欢喜,展现了与朋友相聚的期待与愉悦。随后,诗中转向描绘到来的朋友,骑着高大的马,带着春日的气息而来,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动性,也凸显了友谊的亲密。
在折花与移石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更欲留深语,重城暮色催”则包含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尽管想要与友人长聊,却不得不面对归途的匆忙与暮色的催促。这种情感的起伏,使整首诗在欢愉与惆怅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鸟鸣春日晓:春天的早晨,鸟儿在欢快地鸣叫,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喜见竹门开:看到竹门打开,心中充满了喜悦,暗示着朋友的到来。
- 路自高岩出:小路从高高的岩石上延伸下来,描述了环境的雄伟。
- 人骑大马来:骑马的人来到,生动地刻画了友人的形象。
- 折花林影断:在花丛中折花,影子随之消散,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 移石洞阴回:移动石头,阴影又回到洞内,展现了环境的变化。
- 更欲留深语:诗人更想与朋友长谈,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
- 重城暮色催:城市的暮色催促着离去,表现出时间的紧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使诗句更生动。
- 对仗:如“折花林影断,移石洞阴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鸣、竹门开等描写使自然充满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友谊的珍贵。在欢快的氛围中,流露出对友谊的深刻思考与珍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意象分析:
- 鸟鸣:春天的象征,生命的重生。
- 竹门:自然与宁静的代表。
- 高岩:自然的壮丽,朋友的到来。
- 花: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暮色: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鸟鸣”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夜晚的宁静 -
诗中提到的“竹门”代表了什么? A. 友谊的门
B. 自然的宁静
C. 城市的喧嚣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惆怅与不舍
B. 欢快与喜悦
C. 轻松与自在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游子吟》 孟郊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友谊的深厚与时光的流逝,但《春喜友人至山舍》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而《送元二使安西》则突出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