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后寄贾岛》

时间: 2025-01-14 06:07:56

故国知何处,西风已度关。

归人值落叶,远路入寒山。

多难喜相识,久贫宁自闲。

唯将往来信,遥慰别离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国知何处,西风已度关。
归人值落叶,远路入寒山。
多难喜相识,久贫宁自闲。
唯将往来信,遥慰别离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故国后对故乡的思念。面对西风已经吹过山关,不知故国何在,归人的身影在落叶中显得格外孤独,远路通向寒冷的山峰。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却依然能与朋友相识,久贫的生活也让人感到一种淡然自若。唯有通过书信来传递情感,遥远的信件温暖着离别的面容。

注释:

  • 故国:指故乡或出生的地方。
  • 西风:指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 归人:指归乡的人。
  • 落叶:象征着秋天和生命的流逝。
  • 寒山:指寒冷的山,象征孤独和艰难的旅途。
  • 多难:经历了许多困难。
  • 宁自闲:宁愿闲适自得,表现出一种达观的态度。
  • 往来信:指书信,表达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西风: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例如在李白的《夜泊牛津口》中也有类似的意象。
  • 寒山:寒山之景常用以表达孤独和险阻,代表了诗人的境遇与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出关后,寄托给友人贾岛,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友情和故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出关后寄贾岛》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描绘了离乡游子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故国知何处,西风已度关”,通过“西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诗人不知故乡何在,营造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之感。接下来的“归人值落叶”,落叶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流逝,诗人在秋天的落叶中感受到归乡的渴望与孤独。

“多难喜相识”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经历艰难,却仍能与朋友相聚的喜悦,显示出人性中的温暖和坚韧。最后两句“唯将往来信,遥慰别离颜”,通过书信这一媒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展现出一种深厚的友谊与情感的寄托。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故国知何处: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不知道故乡现状的惆怅。
    2. 西风已度关:西风象征着秋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
    3. 归人值落叶: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孤独,映衬出归人的无助。
    4. 远路入寒山:远路的艰辛与寒冷的山景,体现出旅途的艰难。
    5. 多难喜相识:尽管历经艰难,仍然能够与好友相聚,表现出乐观。
    6. 久贫宁自闲:经过长时间的贫困,反而能享受闲适的生活态度。
    7. 唯将往来信:通过书信传递情感,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8. 遥慰别离颜:信件能够安慰彼此,缓解离别的伤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故国知何处,西风已度关”形成对仗工整。
    • 意象:通过“落叶”、“寒山”等意象,表现出自然与情感的结合。
    • 隐喻:将书信比作慰藉,隐喻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寄托。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故国:象征归属感与思乡之情。
  • 西风:代表季节变换,暗示离别的痛苦。
  • 落叶:象征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 寒山:象征孤独和远行的艰辛。
  • 书信:代表人际间的联系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秋天的凋零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夏天的炎热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传递对友人的思念?

    • A. 亲自拜访
    • B. 写信
    • C. 送礼
    • D. 画画
  3. 诗中“归人值落叶”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告别之情。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描绘了孤独的旅途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出关后寄贾岛》:两者都涉及远望与思念,但王之涣的作品更加强调壮阔的自然景观,而周贺的诗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