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驾往观江东桥》
时间: 2025-01-01 22:1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东一带驾舆梁,
鳌背金鳞漾水光。
夷狄称番来贡献,
君臣际世共明良。
云随凤辇三千骑,
日照龙袍十二章。
万福攸同寰宇静,
一人有庆兆民康。
白话文翻译:
江东地区的车马穿过桥梁,
像鳌的背上金鳞在水面闪光。
夷人称作“番”的人们来献上贡品,
君主和臣子在这个时代共同明理。
云彩跟随着像凤一样的车辇,三千骑兵护卫,
阳光照耀在龙袍上,映出十二道光辉。
万福齐聚,天下太平,
一人的庆幸将预示百姓安康。
注释:
- 驾舆:指皇帝的车马。
- 鳌:传说中的神龟,背上常有金鳞。
- 夷狄:古代对边疆民族的称呼。
- 番:指外族,尤其是夷人。
- 君臣:君主与臣子。
- 凤辇:指皇帝的车辇,凤是古代帝王的象征。
- 龙袍:皇帝所穿的袍子,象征权威。
- 万福:象征国家的繁荣安定。
典故解析:
- 鳌背金鳞: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常用来比喻权势和威严。
- 夷狄称番:表现了历史上中原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 云随凤辇: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车辇则是帝王的象征,体现了皇权的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解缙,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擅长诗词和散文,历任多职,因其才华和学识受到推崇。解缙的诗歌多表现对国事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繁荣与安定,表达了对君主治理的赞美,以及对民众安康的祝福。
诗歌鉴赏:
《随驾往观江东桥》是一首表现明代国泰民安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江东地区的秀美风光,以及皇帝出行的盛况,从“驾舆梁”到“云随凤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国家夷狄贸易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的繁荣。
解缙在此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如“鳌背金鳞”,不仅传达了自然之美,也象征了国家的力量与威严。诗中“万福攸同”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与百姓幸福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君主治国理政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既有雄壮的气势,又不失柔和的细腻,表现出解缙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国家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令人倍感振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东一带驾舆梁:描绘皇帝在江东地区的出行,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
- 鳌背金鳞漾水光:用神话中的形象比喻水面波光粼粼,显示自然的美丽。
- 夷狄称番来贡献:反映了边疆与中原的关系,说明国家的繁荣与对外交流的频繁。
- 君臣际世共明良:强调君臣共同治理国家的良好局面。
- 云随凤辇三千骑:形象地描绘皇帝出行时的威风凛凛,护卫众多。
- 日照龙袍十二章:象征着皇权的光辉和荣耀。
- 万福攸同寰宇静:表达国家的繁荣和安宁,祝愿天下太平。
- 一人有庆兆民康:最后强调个体的庆幸与国家、民众的福祉紧密相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鳌背金鳞”,用神话生物比喻自然景象。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体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在描写车辇和骑兵时,使用排比手法使得场面宏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安定的祝福,展现了君主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对民众幸福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东:象征着国土的富饶与繁华。
- 鳌背金鳞:代表着自然之美和神话中的力量。
- 凤辇:象征皇权和尊贵。
- 龙袍:代表着皇帝的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夷狄”指的是: A. 中原人民
B. 外族
C. 皇帝 -
“万福攸同”的意思是: A. 只有个人幸福
B. 国家繁荣与个人幸福无关
C. 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相互关联 -
诗中提到的“凤辇”象征: A. 自然风光
B. 皇权与高贵
C. 边疆民族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解缙的《随驾往观江东桥》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个人和国家困境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心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解缙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