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承天寺中隐堂 文徵明 〔明代〕
古径无车马,閒门带茑萝。 秋风吹宿雨,日暮盻庭柯。 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 居山未有计,此地数来过。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径路上没有车马的喧嚣,安静的门前缠绕着茑萝。 秋风吹散了昨夜的雨,日暮时分我凝视着庭院中的树木。 世间纷扰在遇到僧人时都消散了,新凉的气息在寺庙中更加浓郁。 我虽未有隐居山林的计划,但此地我已多次来访。
注释:
字词注释:
- 古径:古老的小路。
- 閒门:安静的门。
- 茑萝:一种藤本植物,常用来形容隐逸的生活环境。
- 宿雨:昨夜的雨。
- 盻:凝视。
-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 世味:世间的纷扰和情感。
- 新凉:初秋的凉爽气息。
- 居山:隐居山林。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环境和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中隐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径、閒门、秋风、宿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隐逸氛围。诗中“古径无车马”和“閒门带茑萝”两句,直接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自然朴素的隐居环境。“秋风吹宿雨”和“日暮盻庭柯”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感受到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文徵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径无车马,閒门带茑萝: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古径上没有车马的喧嚣,安静的门前缠绕着茑萝,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秋风吹宿雨,日暮盻庭柯:通过秋风和宿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气息,日暮时分凝视庭院中的树木,增添了一丝宁静与超脱。
- 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感受到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
- 居山未有计,此地数来过:虽然作者没有明确的隐居计划,但此地他已多次来访,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茑萝”比喻隐逸的生活环境。
- 拟人:“秋风吹宿雨”中的“吹”赋予了秋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古径无车马,閒门带茑萝”和“世味逢僧尽,新凉入寺多”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超脱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径: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
- 閒门:安静的门,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茑萝:藤本植物,象征着隐逸的生活环境。
- 秋风:象征着清新、凉爽的气息。
- 宿雨:昨夜的雨,增添了一丝清新与宁静。
-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增添了一丝宁静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径无车马”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繁华的街道 B. 安静的隐居环境 C. 热闹的市场 答案:B
-
“秋风吹宿雨”中的“宿雨”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雨 B. 昨夜的雨 C. 连续几天的雨 答案:B
-
诗中“世味逢僧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B.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C. 对僧人的敬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的《桃花庵歌》: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对比:
- 文徵明的《承天寺中隐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文徵明的诗更多了一丝对世俗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文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文徵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