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三首》
时间: 2025-01-06 10:5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月一日三首》
作者:杜甫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白话文翻译
今天天气虽是腊月,但春意渐渐显露。在云安县前的江面,景色令人怜惜。
一声雁鸣从何方传来,谁家的船在水上漂浮呢?
不想梅花的蕊已经让我愁苦,却想要那远方的楸花来美化眼前。
明亮的光辉让人羡慕,然而我这肺病何时才能在朝阳下好转呢?
在寒冷的市上,山中烟雾轻盈,阳光洒满了楼前的江面,雾气变得黄色。
挑盐的溪边女子,打鼓的船夫又是哪个地方的郎呢?
在新亭举目远望,风景如画;茂陵的著作让我消渴已久。
春花虽不愁烂漫,楚地的游子唯有听着船桨声。
看啊,燕子飞入山门,怎么会有黄鹂在翠绿的树间鸣叫呢?
桃花轻轻靠近水岸,柳絮轻轻点缀着人的衣裳。
春天来临时我本打算开怀畅饮,然而年纪大了,能见到亲友的机会少之又少。
将来再想喝一杯酒,何其艰难,徒感慨筋力不如故乡的时光了。
注释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云安县:地名,杜甫曾在此地居住。
- 书雁:指带信的雁,古时常用雁作为信使。
- 楸花:一种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肺病:指诗人身体状况不佳。
- 负盐:挑盐的女子,表现市井生活。
- 茂陵:指杜甫的好友贾谊,著有《过秦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十二月一日三首》时,正值寒冬腊月,诗人通过描写春意的萌动,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十二月一日三首》以春的气息为切入点,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从“梅蕊”、“楸花”到“燕子”、“桃花”,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自然。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在这首诗中,杜甫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以“春意动”开篇,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接着通过一系列的问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在描写市井生活时,诗人通过“负盐出井此溪女”描绘了普通人的勤劳与生活的艰辛,折射出社会的现实。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深感年华已逝,亲友见面愈加稀少,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朝腊月春意动:描绘腊月中春意已现,暗示自然界的变化。
- 云安县前江可怜:江面的景象让人怜惜,表达诗人对美景的感慨。
- 一声何处送书雁:通过雁鸣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渴望联系。
- 百丈谁家上水船:想象着水面上的船只,寄托对生活的关心。
- 未将梅蕊惊愁眼:梅花的开放让诗人感到愁苦,暗示身世之感。
- 要取楸花媚远天:希望用楸花的美丽装点远方的景象。
- 明光起草人所羡:晨光照耀,表现诗人的羡慕之情。
- 肺病几时朝日边:抒发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忧虑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故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描写美好的同时,隐含了对生活和健康的忧虑,并流露出对友人和故土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象征希望与新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
- 桃花:代表美好与青春,暗示珍贵的时光。
- 柳絮:轻柔的意象,表现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云安县”是指哪个地方?
A. 湖南 B. 四川 C. 江苏 -
“一声何处送书雁”中,书雁象征什么?
A. 书信 B. 友人 C. 离别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所谓 C. 忧虑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思乡情。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在描写春天时,杜甫更注重现实与情感的结合,李白则多以豪放的情绪表达对自然的热爱。这种风格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在生活经历和个性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