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重青琐闼,百尺碧云楼。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白话文翻译:
九重深宫的青色门闼,百尺高的碧云楼阁。明亮的月光与秋风一同升起,珍珠帘子挂在玉钩之上。
注释:
- 九重:形容宫殿深邃,多重门户。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这里指宫门。
- 闼:门。
- 百尺:形容楼阁极高。
- 碧云: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常用于形容华丽的居室。
- 玉钩:用玉制成的钩子,常用于挂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达夫,号梦得,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宫中乐》描绘了宫廷中的夜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令狐楚任职于宫廷期间所作,通过对宫廷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一种审美和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描绘了宫廷夜晚的静谧与华丽。首句“九重青琐闼”,通过“九重”和“青琐”两个词汇,传达了宫廷的深邃和庄严。次句“百尺碧云楼”,用“百尺”和“碧云”形容楼阁的高耸和壮丽。后两句“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则通过明月、秋风、珠帘和玉钩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奢华的夜晚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重青琐闼”:描绘了宫廷的深邃和庄严,通过“九重”形容宫门的层叠,而“青琐”则增添了宫廷的华丽感。
- “百尺碧云楼”: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楼阁的高耸,“百尺”强调高度,“碧云”则赋予了楼阁以云端的意象。
- “明月秋风起”:通过自然元素的引入,营造了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明月和秋风的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 “珠帘上玉钩”:以珠帘和玉钩为细节,描绘了宫廷内部的奢华和精致,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九重”和“百尺”,增强了宫廷的深邃和高耸感。
- 意象:如“青琐”、“碧云”、“明月”、“秋风”、“珠帘”和“玉钩”,丰富了诗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景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审美和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 九重青琐闼:象征宫廷的深邃和庄严。
- 百尺碧云楼:象征楼阁的高耸和壮丽。
- 明月秋风:象征夜晚的宁静和诗意。
- 珠帘玉钩:象征宫廷内部的奢华和精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九重青琐闼”形容的是什么? A. 宫廷的深邃 B. 楼阁的高耸 C. 夜晚的宁静 D. 宫廷的奢华
-
“百尺碧云楼”中的“百尺”和“碧云”分别强调了什么? A. 高度和云端 B. 深度和华丽 C. 宁静和诗意 D. 奢华和精致
-
诗中的“明月秋风起”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宁静的夜晚 B. 庄严的宫廷 C. 高耸的楼阁 D. 深邃的宫门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了宫廷的景象,但更多地表达了边塞的壮阔和战士的豪情。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令狐楚的《宫中乐》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前者更注重宫廷的奢华和宁静,后者则更强调边塞的壮阔和战士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令狐楚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令狐楚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