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怀寄钱侍郎 晚岁俱为郡,新秋各异乡。 燕鸿一声叫,郢树尽青苍。 山露侵衣润,江风卷簟凉。 相思如汉水,日夜向浔阳。
白话文翻译: 晚年我们都担任郡守,但新秋时节却身处不同的异乡。 燕子和鸿雁一声鸣叫,郢地的树木都变得青翠。 山间的露水湿润了衣裳,江风卷起竹席带来凉意。 相思之情如同汉水,日夜不停地流向浔阳。
注释:
- 晚岁:晚年。
- 俱为郡:都担任郡守。
- 新秋:初秋。
- 异乡:不同的地区。
- 燕鸿:燕子和鸿雁,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郢树:郢地的树木,郢是古代楚国的都城。
- 山露:山间的露水。
- 江风:江上的风。
- 簟:竹席。
- 相思:思念之情。
- 汉水:长江的支流,流经湖北。
- 浔阳:今江西九江,古代常用来指代远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梦得,号梦得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在晚年担任郡守时所作,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令狐楚在晚年担任郡守时,因新秋时节身处异乡,思念远方的朋友钱侍郎而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燕鸿、郢树、山露、江风等自然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中的“相思如汉水,日夜向浔阳”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深切的思念之情比作不断流淌的汉水,日夜不停地流向远方的浔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晚岁俱为郡,新秋各异乡。
- 意思:晚年我们都担任郡守,但新秋时节却身处不同的异乡。
- 用词:“晚岁”、“俱为郡”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境遇,“新秋”、“各异乡”则突出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感慨。
-
燕鸿一声叫,郢树尽青苍。
- 意思:燕子和鸿雁一声鸣叫,郢地的树木都变得青翠。
- 用词:“燕鸿”、“郢树”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青苍”形容树木的青翠。
- 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山露侵衣润,江风卷簟凉。
- 意思:山间的露水湿润了衣裳,江风卷起竹席带来凉意。
- 用词:“山露”、“江风”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侵衣润”、“卷簟凉”则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凉爽。
- 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相思如汉水,日夜向浔阳。
- 意思:相思之情如同汉水,日夜不停地流向浔阳。
- 用词:“相思”、“汉水”、“日夜”、“向浔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情感:通过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相思如汉水”,将深切的思念之情比作不断流淌的汉水,形象生动。
- 拟人:“燕鸿一声叫”,将燕子和鸿雁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晚岁俱为郡,新秋各异乡”,“山露侵衣润,江风卷簟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燕鸿: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 郢树:郢地的树木,青翠的树木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山露:山间的露水,湿润了衣裳,象征着秋天的凉爽和诗人的孤独。
- 江风:江上的风,卷起竹席带来凉意,象征着秋天的气候特点。
- 汉水:长江的支流,日夜不停地流向浔阳,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燕鸿”指的是什么? A. 燕子和鸿雁 B. 燕子和黄鹂 C. 燕子和麻雀 D. 燕子和鹰
-
诗中的“相思如汉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的“浔阳”指的是哪里? A. 江西九江 B. 湖北武汉 C. 江苏南京 D. 四川成都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王维《相思》:以红豆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令狐楚《秋怀寄钱侍郎》: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加凄凉,令狐楚的诗则更加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令狐楚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令狐楚的部分诗作,可以作为参考。
- 《唐诗鉴赏辞典》:对令狐楚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