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皇御极开太平,两阶乐奏中和声。拊然击石诞文明,玉戚朱干昭武成。九歌九德咸休徵,百兽率舞殷神灵。盛时制作需股肱,后夔伫侍钧天庭。
白话文翻译:
圣明的皇帝在位,国泰民安,乐声在两旁奏响,和谐的旋律令人心醉。敲击石头的声音传来,象征着文化的诞生。玉石和红色的权杖昭示着武功的成就。九歌和九德齐备,都是为了获得上天的认可,百兽也跟着舞动,显示出神灵的威严。在这个盛世,需要有得力的辅佐人才,才能在天庭侍奉皇帝。
注释:
- 御极:指登基执政。
- 太平: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
- 两阶:指乐队的分布,通常指乐器的两边。
- 拊然:形容敲击的声音。
- 玉戚:玉质的权杖,象征权力与威严。
- 朱干:红色的权杖,通常与武将有关。
- 昭武成:彰显武功的成就。
- 九歌:古代祭祀时所唱的歌曲。
- 股肱:指辅佐大臣或得力助手。
- 夔:古代乐师,指能歌善舞的人。
- 钧天庭:指天帝的宫廷,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余谥,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以歌颂皇权、和谐社会为主,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
《大圣乐》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借古代祭祀与乐舞的场景,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与对皇权的支持。
诗歌鉴赏:
《大圣乐》是一首充满礼仪感和庄重气息的诗作,通过描绘太平盛世的音乐与舞蹈,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诗中开头以“圣皇御极开太平”引入,直接指出了皇帝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表达出对皇权的尊崇。接下来的“乐奏中和声”则强调了和谐的社会氛围,音乐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幸福。
“拊然击石诞文明”一句,传达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石声的敲击不仅是乐器的声音,也是文明的象征,显示出文化的根基。诗中“百兽率舞殷神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与神灵的和谐,暗示着在这个盛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么的融洽。
整首诗在气势上昂扬向上,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最后以“后夔伫侍钧天庭”结束,表现了对得力助手的渴求,突显出对社会稳定与繁荣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明代盛世的颂扬,也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皇御极开太平:描绘了明君在位,国家安定的局面。
- 两阶乐奏中和声:音乐的演奏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 拊然击石诞文明:通过敲击石头的声音,象征文化的诞生。
- 玉戚朱干昭武成:用玉权杖和红权杖象征武功的成就。
- 九歌九德咸休徵:九歌和九德都齐全,表明对神灵的尊重。
- 百兽率舞殷神灵:动物们的舞蹈显示出神灵的威严和神圣。
- 盛时制作需股肱:在盛世需要有能力的辅佐人才。
- 后夔伫侍钧天庭:希望能有像夔一样的人在天庭侍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音乐、舞蹈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 对仗:如“九歌九德”,形成整齐的音韵美。
- 夸张:对盛世的描绘,展现出极其美好的理想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皇权的崇敬和对和平繁荣时代的向往,强调了和谐与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辅佐人才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皇:象征明君,代表国家的权威。
- 乐声:象征和谐与繁荣的气氛。
- 百兽:代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
- 股肱:象征着辅佐之才的重要性。
- 钧天庭: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与神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圣皇”指的是哪个概念?
- A. 太平盛世
- B. 明君
- C. 文明
- D. 神灵
-
“拊然击石”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文化的诞生
- B. 宗教的仪式
- C. 动物的舞蹈
- D. 社会的动荡
-
“后夔伫侍钧天庭”中“夔”指的是什么?
- A. 皇帝
- B. 乐师
- C. 辅佐者
- D. 神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大圣乐》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歌颂,但前者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强调了国家与皇权的繁荣。
- 《静夜思》则通过家庭思念的情感,与《大圣乐》中宏大叙事的风格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关于余谥及其时代背景的详细资料。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