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西日溪行》
时间: 2025-01-08 02:4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兵后西日溪行
作者: 皎然 〔唐代〕
一从清气上为天,
仙叟何年见乾海。
黄河几度浊复清,
此水如今未曾改。
西寻仙人渚,
误入桃花穴。
风吹花片使我迷,
时时问山惊踏雪。
石梁丹灶意更奇,
春草不生多故辙。
我来隐道非隐身,
如今世上无风尘。
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饭松得高侣,
濯足偶清津。
数片昔贤磐石在,
几回并坐戴纶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着清澈的溪流行走,仿佛到了一个理想的仙境。诗人首先感叹清气升腾,似乎回到了天上,想知道那位老仙人何时才能见到广阔的海洋。黄河经过多少次的浑浊与清澈,而此时的水流却没有改变。诗人向西寻找仙人的小洲,却误入了桃花源,风吹花瓣让人感到迷惘,不时在山中惊醒,像是踏雪一般。石桥和丹灶的景色更加奇妙,春草因曾经的车辙而不再生长。我来到这里并非为了隐匿自己的身形,而是因为如今的世间没有了尘世的喧嚣。这里的路是武陵的路,但人们已不是秦朝的人。与高朋共进松饭,偶尔在清澈的水边洗脚。过去贤人的磐石仍在,几次坐在一起时,我戴着纶巾。
注释
- 清气:清新而纯净的气息。
- 仙叟: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桃花穴:指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隐逸之地。
- 武陵路:指的是古代诗人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隐居之地。
- 松得高侣: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松树下的饭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字晦明,因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用于描绘山水田园景色,表现隐逸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受到隐逸生活理想的影响,描绘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兵后西日溪行》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清气、桃花源等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人心的宁静。
在诗的开头,诗人感受到清新的气息,仿佛回到了天上,接着提到仙叟,表达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黄河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沉浮,而溪水的清澈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在桃花源中迷失,正是对理想生活的追寻,风吹花片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身处自然中的恍惚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朋友和旧时光的眷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从清气上为天:开篇以清气入天,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仙叟何年见乾海: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似乎在问何时才能见到理想的境界。
- 黄河几度浊复清:黄河象征历史的变迁,说明事物的无常。
- 此水如今未曾改:此时的溪水清澈,暗示着诗人心灵的宁静。
- 西寻仙人渚,误入桃花穴:追寻理想却误入另一境地,充满了意外与惊喜。
- 风吹花片使我迷:自然的风光让人感到迷惘,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
- 时时问山惊踏雪:诗人在自然中徘徊,感受到孤独与惊叹。
- 石梁丹灶意更奇:描绘出一种奇妙的景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春草不生多故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印记。
- 我来隐道非隐身:表达诗人内心的隐逸情怀。
- 如今世上无风尘:对世俗喧嚣的逃避,渴望宁静的生活。
- 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对历史的感慨,人与事的变化。
- 饭松得高侣,濯足偶清津:与友人共度闲适的生活,享受宁静时光。
- 数片昔贤磐石在,几回并坐戴纶巾:缅怀过去的友人与往事,流露出对旧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清气上为天”通过比喻表达出一种空灵的意境;“风吹花片”则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出与自然的互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尘世的厌倦,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清气:象征纯净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桃花穴: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
- 黄河: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 石梁丹灶:象征宁静美好的生活。
- 春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从清气上为天”中的“清气”指什么? a) 清新的空气
b) 仙人的气息
c) 江河的水
答案:a) 清新的空气 -
诗中提到的“桃花穴”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处隐逸之地
c) 一条河
答案:b) 一处隐逸之地 -
“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隐居生活的赞美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a) 对历史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诗词对比:
- 皎然的《兵后西日溪行》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皎然的作品更加注重于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互动,而陶渊明则在叙述中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描绘,二者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兵后西日溪行》的分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