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时间: 2025-01-06 06:1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拟遗山 浙江秋兴
红叶满青山。映溪湾。柴门鸡犬白云间。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霜后橘兰斑。篱菊香残。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红叶覆盖了青山,映照着溪湾。柴门旁鸡犬相闻,白云悠然飘荡在空中。江边的草堂没有尘埃打扰,老子心情很悠闲。霜后橘树和兰花的颜色斑驳,篱笆旁的菊花香气依旧。夕阳西下,我回头望去,看到一片美好的景象。世事变迁,我已年老,不如且饮一杯,尽享此刻的宁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浪淘沙:一种词牌名,古代诗词的一种格式。
- 青山:绿色的山,象征自然美。
- 柴门:茅草搭成的门,代表乡村生活。
- 鸡犬:指家禽,常用于形容乡村气息。
- 草堂:草屋,简陋的居所,代表隐逸生活。
- 尘不到:指没有尘世的喧嚣,生活宁静。
- 橘兰:橘树和兰花,象征秋天的景象。
- 冯阑:指栏杆,古诗中常用来表现景色的回望。
- 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世事的无常。
典故解析:
- 老子心闲:此处的“老子”不仅指年长者,也有道家哲学中对老子的引喻,强调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夕阳回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回顾,常用来表达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亨贞,元代诗人,生于浙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充分展现了邵亨贞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以“红叶满青山”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色彩鲜明,让人感受到秋季的萧瑟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柴门鸡犬白云间”,传递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喧嚣。尤其是“江上草堂尘不到,老子心闲”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从容,仿佛在说,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宁静,而非外界的繁华。
继续深入,诗人提到“霜后橘兰斑”,通过对橘树与兰花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和自然的变化。同时,篱笆旁的菊花香气依旧,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顽强。最后的“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邵亨贞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叶满青山:描绘秋天的红叶,表现自然的美。
- 映溪湾:红叶的倒影映在溪水中,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柴门鸡犬白云间:乡村的宁静生活,展现人和自然的和谐。
- 江上草堂尘不到:隐逸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心灵的宁静。
- 老子心闲: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霜后橘兰斑:描绘秋霜后的植物,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篱菊香残:秋菊的香气依旧,传递出一种生命的延续。
- 夕阳回首一冯阑:夕阳下的回望,代表对往事的回忆。
- 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感慨人生的流逝,倡导享受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展现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青山”与“溪湾”,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如红叶、菊花,都赋予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轮回。
- 青山:代表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 鸡犬:乡村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 草堂:隐逸与宁静的象征。
- 橘兰: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回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老子心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追求名利
- B. 心灵的宁静
- C. 对世事的愤怒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秋天的植物包括和。
-
判断题:诗中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 B
- 橘、兰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邵亨贞的《浪淘沙》和王维的《山中问答》,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描绘,然而邵亨贞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感悟,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邵亨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