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7 21:41: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顾太清 〔清代〕
楼外雨初晴,
人倚云屏。
月华如水照吹笙。
多事夜寒添半臂,
春也无情。
残烛尚荧荧。
好梦初惊。
纱窗晓色已平明。
天籁不知何处寺,
一片虚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宁静夜晚,诗人倚靠在窗边,听着外面的音乐,月光如水般洒落,照亮了他的笙声。寒冷的夜晚让他感到更加孤独,春天似乎也无情。残留的烛光微弱,梦境刚刚被惊醒,窗外的晨光已然明亮。天上的乐声不知来自何处的寺庙,令人感到一片空灵的意境。
注释
- 楼外雨初晴:指窗外的雨刚刚停,象征着清新的开始。
- 人倚云屏:诗人倚靠在窗前的屏风,感到一种孤独的情绪。
- 月华如水:月光如水般柔和,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多事夜寒添半臂:夜晚寒冷,使得诗人感到一丝寒意。
- 春也无情:暗指春天的寒冷与无情,反映内心的孤独。
- 残烛尚荧荧:微弱的烛光象征着梦境的残留。
- 好梦初惊:刚刚从美梦中醒来,感受到现实的冷清。
- 纱窗晓色已平明:晨光透过窗帘,暗示新的一天来临。
- 天籁不知何处寺:天上的音乐源自何处的寺庙,不知其所。
- 一片虚灵: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及人内心情感,语言清新,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夜晚独坐时,雨后初晴的情境中,夜深人静,诗人感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孤独与思绪,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诗人在此情境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思考。开篇“楼外雨初晴”立即引入了自然的变化,诗人倚靠在窗边,感受到外界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月华如水照吹笙”,通过月光与乐声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多事夜寒添半臂”,则揭示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感,诗人似乎在感叹春天的无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深邃之间游走,特别是在“残烛尚荧荧”与“好梦初惊”中,诗人透过微弱的烛光与梦境的惊醒,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天籁不知何处寺,一片虚灵”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未知的境界,透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此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更深刻地表达了孤独与思索的内心世界,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外雨初晴:描绘出雨后的清新气息,给人一种希望与宁静的感觉。
- 人倚云屏:诗人独自倚靠在窗边,凸显出孤独的情感。
- 月华如水照吹笙:月光如水般柔和,照亮了诗人的乐器,意境优美。
- 多事夜寒添半臂:夜晚的寒冷让诗人感到不适,加重了孤独感。
- 春也无情:春天的冷漠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 残烛尚荧荧:烛光微弱,象征着梦的残留与现实的冷清。
- 好梦初惊:刚刚从美梦中醒来,表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纱窗晓色已平明:晨光透过窗帘,象征新一天的到来。
- 天籁不知何处寺:不知来源的音乐,暗示着神秘与空灵。
- 一片虚灵:整体的意境营造出一种超然、空灵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水,增强了意境的柔美。
- 拟人:将“天籁”赋予了人性,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对仗:如“残烛尚荧荧”,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孤独、思索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洗净、清新,也可以代表诗人的忧愁。
- 月光:柔和、宁静,象征着希望与梦幻。
- 烛光:微弱,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晨光:新的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 音乐:天籁,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浪淘沙》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顾太清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月华如水”形容的是:
- A. 月光柔和
- B. 月亮圆满
- C. 月亮明亮
- D. 月亮升起
-
“春也无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春天的失望
- C. 对春天的期待
- D. 对春天的怀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顾太清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但顾太清更显孤独与哲思,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为《浪淘沙》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