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四》
时间: 2025-01-06 07:57: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四
作者: 潘静淑 〔当代〕
明月照窗纱。疏影横斜。南枝已放两三花。为爱水姿如画里,帘幕休遮。相与泛流霞。好句频赊。围垆向暖按红牙。如此良宵能有几,莫负年华。
白话文翻译:
明月照在窗纱上,斜影稀疏地投射过来。南边的树枝上已经开了两三朵花。为了爱那水的姿态如画中一般,帘幕就别遮挡了。我们一起在水上泛舟,享受着流动的霞光。美好的句子频频涌现。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静静品味着红牙杯中的美酒。这样的良辰美景能有几次,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年华。
注释:
字词注释:
- 窗纱:窗户上用来遮挡光线的薄纱。
- 疏影:稀疏的影子,指光影的变化。
- 南枝:树的南边的枝条。
- 水姿:水的姿态,形容如画的景色。
- 流霞:流动的霞光,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象。
- 红牙:红色的酒杯,这里形容美酒。
典故解析:
- “明月照窗纱”:常用来形容月光的清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 “良宵”:指美好的夜晚,古代文人常常在良宵中吟诗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静淑,现代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常常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富有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现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其四》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感性思考的词作。诗中以明月、窗纱、花朵等意象构建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的“明月照窗纱”便立即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疏影横斜”又增添了几分情趣,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温柔。
“南枝已放两三花”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生命的绽放与希望的延续。紧接着,诗人用“为爱水姿如画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时,诗人似乎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邀请人们在美丽的夜晚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温暖。
整首词在节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最后以“莫负年华”作结,更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醒人们把握美好时光,活出精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照窗纱:明亮的月光洒在窗纱上,营造出清幽的夜晚氛围。
- 疏影横斜:月光透过窗纱形成斜影,展现了细腻的光影变化。
- 南枝已放两三花:南边的树枝上开了几朵花,象征着生命的绽放和春天的到来。
- 为爱水姿如画里:水的姿态如同画中之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 帘幕休遮:希望不要用帘幕遮挡这美景,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 相与泛流霞:一起在水上漂流,享受美好的自然景色。
- 好句频赊:美好的句子频频涌现,表现出诗人的灵感与创作热情。
- 围垆向暖按红牙:围坐在火炉旁,品味美酒,享受温暖与情谊。
- 如此良宵能有几:感慨这样的美好时光并不常有。
- 莫负年华: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辜负美好的年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的姿态比作画,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亲和力。
- 对仗:词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夜晚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清明与纯洁。
- 窗纱:体现柔美与宁静。
- 花:象征生命与美好。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
- 流霞: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枝已放两三花”是指什么?
- A) 生命的绽放
- B) 月亮的变化
- C) 诗人的心情
- D) 窗纱的美丽
-
“莫负年华”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 C) 对未来的忧虑
- D) 对他人的祝福
答案:
- A) 生命的绽放
- B) 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以女性视角,描绘了对美好时光的思念与珍惜,情感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强调了对时间的珍惜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创作与分析》
-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