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岩悬兽无迹。林暗鸟疑飞。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
白话文翻译: 巫山高耸无边际,白日隐去光辉。清晨云雾缭绕离去,傍晚细雨朦胧归来。岩石悬挂野兽无踪迹,林中昏暗鸟儿似疑飞。枕席之间竟无人荐,相望之间空自依依。
注释:
- 巫山:指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东部的巫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 不极:无边际,极高。
- 白日隐光辉:太阳的光辉被遮蔽。
- 霭霭:云雾缭绕的样子。
- 溟溟:细雨朦胧的样子。
- 岩悬兽无迹:岩石上野兽的踪迹难以寻觅。
- 林暗鸟疑飞:林中昏暗,鸟儿似乎在怀疑是否应该飞翔。
- 枕席竟谁荐:枕席之间竟无人推荐,指孤独无伴。
- 相望空依依:相互望着,空自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云(约454-503),字彦龙,南朝宋、齐间文学家,擅长写诗,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描绘巫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孤独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范云游历巫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巫山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高远自然的向往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范云的《巫山高》以巫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高远、云雾的变化、岩石的险峻和林木的幽暗,构建了一幅壮丽而又神秘的自然画卷。诗中“巫山高不极”一句,即展现了巫山的巍峨高耸,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无限追求。“白日隐光辉”、“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等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幻。后两句“枕席竟谁荐。相望空依依”,则抒发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人际交往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巫山高不极”:巫山高耸,无边无际,象征着高远和无限。
- “白日隐光辉”:太阳的光辉被遮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幻。
- “霭霭朝云去”:清晨的云雾缭绕,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溟溟暮雨归”:傍晚的细雨朦胧,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 “岩悬兽无迹”:岩石上野兽的踪迹难以寻觅,描绘了自然的险峻和神秘。
- “林暗鸟疑飞”:林中昏暗,鸟儿似乎在怀疑是否应该飞翔,表达了自然的幽静和生命的犹豫。
- “枕席竟谁荐”:枕席之间竟无人推荐,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 “相望空依依”:相互望着,空自依恋,表达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山高不极”比喻高远和无限。
- 拟人:“林暗鸟疑飞”拟人化地描绘了鸟儿的犹豫。
- 对仗:“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对仗工整,表达了时间的流转。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巫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自然的向往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人际交往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巫山:高远、无限。
- 白日:时间的流逝。
- 朝云:新的一天的开始。
- 暮雨:一天的结束。
- 岩石:险峻、神秘。
- 林木:幽静、生命的犹豫。
- 枕席:孤独、无助。
- 相望:人际交往的渴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巫山高不极”一句,象征着什么? A. 高远和无限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幻 D. 孤独和无助
- “霭霭朝云去”和“溟溟暮雨归”两句,表达了什么? A. 新的一天的开始和一天的结束 B. 自然的险峻和神秘 C. 生命的犹豫和孤独 D. 人际交往的渴望
- “枕席竟谁荐”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高远自然的向往 B. 对孤独境遇的感慨 C. 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 D. 对自然的变幻的感慨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与范云的《巫山高》有相似的自然景观描绘。
- 杜甫《望岳》: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与范云的《巫山高》有相似的高远自然景观描绘。
-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与范云《巫山高》: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但李白更注重瀑布的动态美,而范云更注重山的静态美。
- 杜甫《望岳》与范云《巫山高》:两者都描绘了高远的自然景观,但杜甫更注重山的雄伟,而范云更注重山的神秘。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范云诗集》:收录了范云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范云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山水诗作,可以进行比较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