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珠寺》

时间: 2025-01-19 19:15:18

渺渺昙花映座光,周遭石槛绕沧浪。

居如龙树趺为坐,水似曹溪挹亦香。

向晚落霞浮栋宇,有时白月度慈航。

表贤原是瞻依地,暂借祇林一咏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渺渺昙花映座光,周遭石槛绕沧浪。
居如龙树趺为坐,水似曹溪挹亦香。
向晚落霞浮栋宇,有时白月度慈航。
表贤原是瞻依地,暂借祇林一咏觞。

白话文翻译:

朦胧的昙花映照着座位的光影,周围的石栏环绕着波澜起伏的水流。
坐在这里就像是龙树下的安静,水面如同曹溪般清香。
傍晚时分,晚霞在屋宇上飘浮,有时明月也会照过慈航。
真正的贤人是居于高地,今天我暂时借此祇林来吟咏一杯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渺渺:形容朦胧不清的样子。
  • 昙花:一种夜间开放的花,象征短暂和美丽。
  • 沧浪:形容波涛汹涌的水流。
  • 龙树:佛教中常提及的一种树,象征静谧和安宁。
  • 曹溪:指的是与佛教有关的曹溪水,寓意清澈和香气。
  • 慈航:指的是佛教中的慈悲之船,象征救赎。

典故解析:

  • 龙树:指龙树菩萨,佛教中著名的论师,常被描绘为智慧和静谧的象征。
  • 曹溪:曹溪是中国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代表着清净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韡,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作品常蕴含哲理与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韡游览海珠寺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佛教哲理的感悟,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清静、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游海珠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通过对海珠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与心灵的思考。诗的开头用“渺渺昙花”来描绘昙花的短暂和美丽,暗示人生的无常,随即转向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意境。诗中提到的“龙树”与“曹溪”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佛教文化的借用,体现了诗人对宗教哲理的理解与尊重。

在晚霞与明月的交替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静谧,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最后一句“表贤原是瞻依地,暂借祇林一咏觞”则强调了诗人在此地的借景抒怀,表达了他对贤者的向往与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渺渺昙花映座光:昙花的光影朦胧,象征着短暂与美丽。
  2. 周遭石槛绕沧浪:石栏围绕着波澜,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居如龙树趺为坐:坐在此处,仿佛置身于龙树下,感受内心的宁静。
  4. 水似曹溪挹亦香:水如曹溪般清香,体现了自然与佛教的结合。
  5. 向晚落霞浮栋宇:描绘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时光。
  6. 有时白月度慈航:偶尔明月照过,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7. 表贤原是瞻依地:贤者的居所在于高地,体现了对智慧的向往。
  8. 暂借祇林一咏觞:在此地吟咏,借助环境表达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昙花比喻为短暂的美,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哲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昙花:象征短暂与美丽,代表着人生的无常。
  • 龙树:象征宁静与智慧,是理想的人生境界。
  • 曹溪:象征清净与智慧,反映了对佛教哲理的向往。
  • 落霞: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渺渺”是形容什么样的状态?

    • A. 明亮
    • B. 朦胧
    • C. 热闹
  2. “周遭石槛绕沧浪”中的“沧浪”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流
    • B. 汹涌的波涛
    • C. 平静的湖面
  3.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权力
    • B. 财富
    • C. 智慧与宁静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游海珠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韡更侧重于佛教哲理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